6月19日,三明援疆分指挥部与玛纳斯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年特色果蔬技术培训班”上,沙县民盟会员,援疆干部廖劲萍正在给来自各乡镇的农技员和种植户讲解枸杞茶的制作工艺。玛纳斯种植枸杞面积近万亩,如枸杞茶技术得到推广,预计可为农户带来近百万元的收益。
廖劲萍在给农户讲解枸杞茶制作工艺
廖劲萍
沙县民盟支委,沙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福建农业大学果茶专业。今年5月11日,作为福建农业援疆技术人员廖劲萍来到了玛纳斯县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农业智力援疆。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工作者,田间地头就是我的人生舞台。”是廖劲萍常说的一句话。三十年来,她也是这样践行她的初心使命的。一抵疆,廖劲萍就奔走在田间地头,用专业技能指导新疆群众进行农业生产。
廖劲萍在查看百香果种植情况
近年来,玛纳斯县大力发展枸杞产业,枸杞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通过实地调研,廖劲萍发现,玛纳斯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土地辽阔,适合枸杞生长。基于专业知识,廖劲萍开始思考能否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枸杞茶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就在这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玛纳斯县农业农村局想改进枸杞茶制作工艺,解决枸杞茶苦涩问题,局长候新杰向福建援疆三明市分指挥部咨询制茶工艺,三明援疆分指挥部向候局长推荐了廖劲萍,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时值5月,为了赶在夏茶采摘季来临前研制出枸杞茶去涩的制作工艺,在与侯新杰探讨好工作方向后,廖劲萍第二天就立刻投入到实地调查、采摘原料、试验制茶等工作中。由于今年气候少雨干旱,枸杞发芽较晚,为了获取制茶研究所需的枸杞芽叶,廖劲萍与玛纳斯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主任吕晓庆来回奔波一百五十多公里路前往广东地乡、北五岔镇等地,连续调研了6个枸杞栽培基地,采集枸杞嫩芽。为了采摘最适合制茶的中午时段枸杞芽叶,廖劲萍总是在气温最高的午间,顶着炎炎烈日,采摘枸杞嫩芽。每次采摘完,廖劲萍总是一身大汗,她来不及休息和梳洗,就马不停蹄地进行分捡、除尘、凉青,为以后的做青、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工作做准备。
廖劲萍在精心分拣枸杞芽
制茶的嫩芽收集充足后,廖劲萍克服了设备紧缺的困难,分四个方案开始制茶试验。为了取得制茶工艺的每道工序的最佳数据。做青、杀青、揉捻、发酵、烘干,每一道制茶工序,她都要仔细把关,为了详细记录制茶过程中的每一个数据,廖劲萍一刻不离,认真观察茶叶的每一个变化,判断杀青最佳时间、发酵程度、烘焙温度与时长。经过多次试验,在对比四种方案后,廖劲萍找出了枸杞茶苦涩的原因,她增加了揉捻这道程序后的发酵时间,确定出了除尘、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发酵、烘烤共七道工序的最佳方案。经过这七道工序制作出的枸杞茶除去了枸杞茶的苦涩感,芳香浓郁、醇厚甘甜。
廖劲萍在研制枸杞茶
在三明援疆指挥部的统筹安排下,廖劲萍开办了培训班,指导枸杞种植户制作枸杞茶。她表示,援疆以来,新疆群众的淳朴热情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农业技术干部,能为农民群众送去技术,送去服务,是她最大的成就。希望枸杞茶能给在群众中推广起来,切实帮助群众增收。她还表示,虽然援疆时间很短,但她回去后,仍将继续研究枸杞茶制作,尽她所能为新疆群众提供技术支持。
END来源丨沙县县委统战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