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专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390579122151277&wfr=spider&for=pc
今天,再发一遍几棵惊为天成的枸杞盆景作品。相信大家看了会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
感谢爱杞堂盆友提供的图片。摄影技术没得说,大师级水平。
其次,是枸杞。
大家看到寒枝了吗?这些寒枝,让人仿佛看到苏轼笔下的那只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让人仿佛看到,老家的黑夜里,那些被火光映亮了的树,在寒风中瑟瑟抖动。其实只是三棵树,却让人仿佛看到了几个世纪的雨雨风风。
——中空。这些空开始挖的时候,就有,就是说,这种空树孔是天生的。以前有个绕口令不是说了吗,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孔子进了这棵中空的大树,大树就有孔子了。孔子出来之后,这棵空树就没有孔子了,就空了。
说明在古代,这种中空的大树多的是,里面的树洞很深,可以藏进去人躲避风雨,也可以成为各种小动物的家园。挖的时候就已经活了几十年了吧。
看看树干和青苔,就知道,这是饱经沧桑的树,并且,青苔只有挖出来,暴露在风霜雪雨中,多少年后,才会独有。刚刚挖出来几年的桩,不易形成这个东西。卿园主人的有些桩也已经有青苔了。
——枝条的做法。枸杞的枝条太柔软,增之一分则长,剪之一分则短,怎样做成鸡爪型,是大有学问的。为什么要做成鸡爪枝?自己百度吧。
看看枝组是怎么做成的。没有十年的功夫,是不会产生这种明显变化的枝组的。这说明,主人在养它的时候,就心静如水,就没有浮躁过。
或许有适当的蟠扎,但是蟠扎不是主流,主要是修剪出来的。
枸杞的枝条,只要修剪了,就不会增粗,只能是让这个枝条长粗几年,粗到足够和主干相称的程度之后,才可以剪短,再做二级枝、三级枝。这中间要有多么漫长的过程啊!
好在,我们看到了盆景主人的努力和坚持,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这么好的枸杞盆景。非人磨墨墨磨人,磨来磨去,磨出来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非人做树树做人,人和树相互成就,人已到境界,树已臻化境。
向这几棵枸杞盆景的主人学习。如果你爱枸杞,就把枸杞当做一个永久的爱好,愿意接受它的缺点,愿意一心一意守护着它,无论时空变化,不管天长地久。
你,下定决心了吗?
当然,经典永流传,不好找。好找的一些枸杞很多。最近后台发来几棵枸杞,分别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桩,还有一位小盆友的桩。看完了经典的枸杞,再看看普通的枸杞,都是枸杞,做枸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所以,两位小盆友,你们要加油,一是挖,二是养。
挖,都知道,到什么地方挖?给你们几个隐藏着大量枸杞的场景,你们从这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这些图片,我不打logo,不加那种除不掉的广告语,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下载下来,作为手机背景和开机画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