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OUT
硬枝扦插
随着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推广,以其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挂果率高、纯度高等优势深受种植户的喜爱。但是有些地方因为风沙过大或者茨农固有的育苗认知,仍然会选择枸杞苗粗壮的硬枝扦插。尤其是一些自己在家培育枸杞盆景的朋友们。
今天为这些朋友整理了“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成苗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在普及育苗知识的同时解决大家在嫩枝扦插育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原因
THEBEST
成苗率低
一、育苗地块选择不当 枸杞育苗不宜选在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的粘土地块。这些地块地温回升慢,土壤透气性差,种条不易萌发根系,成苗率低。
二、种条采集不当1.种条采集过早或采集的种条没有木质化,储存养分少,在扦插后枸杞根系形成和初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匮乏,造成育苗成苗率降低。2.在长势较弱的母树上采集的种条,新陈代谢作用弱,所育的枸杞幼苗生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低,成苗率就很低。3.种条的规格达不到标准,只注重种条的长度,而忽略了种条的粗度和内在品质。
三、种条处理不当1.枸杞种条在上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采集后,没有及时剪穗处理,对已剪好的种条没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种条失水。2.在剪截种条时,人为造成种条上下颠倒。3.在储藏种条过程中使用沙质达不到标准,埋沙过深或过浅,使种条霉烂或失水。4.种条在扦插前浸水时间太短使髓心未泡透,扦插后种条水分不足,成苗率降低。
四、育苗方法不当1.枸杞种皮薄,在扦插过程直接扦插容易擦伤种条,造成种条下部腐烂不生根。2.扦插后没有封土塌实,种条与土壤之间有空隙,种条悬空无法生根,导致发芽的幼苗缺水萎焉枯死。3.扦插种条时,种条扦插过深,全条插入土壤中,枸杞嫩芽难以拱破土层成苗。4.枸杞扦插时间不当。过早扦插土壤温度低,长时间低温条件下种条皮层腐烂。扦插时间过晚,种条已发芽,不利于生根和成苗。
5.管理措施不当6.覆膜育苗地块种条发芽时,没有适时破膜放苗,导致灼伤幼苗。7.育苗地块在下雨或浇水后没有及时中耕,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不利于枸杞根系萌发和生长。8.解放苗后没有及时盖土,造成种条风干失水死苗。
对策
THEBEST
成苗率低
一、育苗地块选择PH值7-7.5,地下水位在1.5m以下,有机质1.2%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壤土。
二、施肥整地犁地前施腐熟有机肥1.5-2t/m,三料磷肥8-10kg/m,钾肥7-8kg/m,均匀的深翻土内。再用辛硫磷颗粒剂2-3kg/m均匀撒入土内,耙耱平整,防治地下害虫。
三、种条的采集枸杞种条要在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结果母树上采集,一般选结果母树上直径在0.5-0.6cm的中间枝和徒长枝。种条采集遵循随采、随截、随用的原则。或在优良品种枸杞采穗圃采集种条。
四、种条的处理种条截取长度13-15cm。扦插前浸条,一般浸泡24小时或以种条髓心浸透为标准。种条采集回来后如果不进行育苗,需要储藏,可选择在较潮湿房间或地下室,铺无病菌的河沙,种条根部朝下置沙床,下部埋沙3-4cm进行储藏。
五、正确掌握育苗方法开沟,沟内插入浸好的种条,不要左右摇晃,以免挫伤种皮、芽眼。种条留在土壤外面1-2cm,并保证有1-2个饱满芽。然后封土塌实,防止倒插。
六、加强田问管理1.扦插后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枸杞根系的萌发生长。
2.覆膜地块种条发芽后,在每天下午6点以后适时解放苗,这时解放的枸杞幼芽不易萎焉枯死。3.加强病虫害防治,枸杞育苗地苗期主要是蚜虫、负泥虫、叶螨危害,要及早进行药剂防治,一般采用齐螨素和蚜虱净倍液喷雾防治。4.枸杞苗木长至20cm时摸芽,以清除多余枝条定干,生产出优质苗木。5.苗木长至60cm时打顶,促进萌发侧枝,形成壮苗。6.根据苗木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数量和种类。一般追尿素2-3次,用量5-6kg/m。
(信息来源于ABT研究开发中心)
宁夏务农源诚邀您的加入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