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宁夏丨枸杞芽菜一叶新芽一叶春,唇齿

  三伏天,一年内最热的季节,勤劳的人们依然在田间地头耕作。在广荣村的枸杞园中,依靠丰富的经验,在时节的变化里,这些从大山深处搬迁来的移民,正寻找着幸福的生活,也寻找着一种精彩的食物。

  康珍翠,今年48岁。6年前,他从西吉县移民到这里。枸杞芽菜基地成立后,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她成为这里的一名采摘长工。每天采摘80多斤,收入多元,为了补贴家用,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用工旺季,像康珍翠这样的采摘长工就有多人,一年下来可以干满近6个月,辛勤劳作之下,30多万斤新鲜枸杞芽菜将运往南方。在宁夏,枸杞芽菜的演化一路精彩。相比繁华的都市,宁夏的乡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艺的温度。

  刘斌,塞上技能大师,入行已有26年,作为这里的营养师,他坚信,从田间地头到闹市,手工技艺的传授必须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这些枸杞月饼、彩虹馒头就是刘斌带着徒弟们研发出来的,也花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光是上色就研究了3年,刘斌坚持所有颜色都从天然蔬菜中提取,枸杞芽菜汁的绿色便来自枸杞叶中的叶绿素。

  生产车间里,枸杞芽菜进一步升华。榨汁、和面、压面、包馅等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匠心品质的味道,不仅来自技艺大师之手,也来自团队成员的协作配合。

  面对严厉的师傅,徒弟们反复练习,得到师傅认可,他们的手艺终于可以上桌。小小的成就感激励着徒弟们,这些别具一格的风味,已经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更高层次的,对生活情趣的审美。

  而对于刘斌来说,他有另一番用意,为了延续这门技艺,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接班人,而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在他们心手合一的塑造下,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也许会留在宁夏人一生的记忆里。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全媒体时政新闻频道/新媒体频道联合出品

更多新闻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qizia.com/gzjg/8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