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漫漫取经路,难断世间情
——读《西游记》品爱情故事
唐僧本是如来佛的弟子金蝉子,因为他在如来佛讲经时睡觉,被贬下凡。投胎陈氏夫妇,遇到强盗后,母亲把他放在一个木板上顺流而下,被金山寺长老收养,从小在寺里生活,学习佛法。后来由观音菩萨点化,唐太宗派往西天取经,他一心只想取回真经,普济东土。怎料西行路上多坎坷,既有妖魔鬼怪,又有柔情怨女。
在西行路上,唐僧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情感纠葛。
第一次是路过西梁女儿国,遇痴情女王。西梁女国自建国以来,国内全是女子,没有男人来过,唐僧师徒的到来,自然在女儿国引起轩然大波,满街的女子看见他们像是看到了稀罕物。
女王与唐僧的相遇是有预兆的。一日,女儿国国王梦见金光熠熠的屏风,绽出五彩艳色。摆在桌上的玉镜,也闪现出一片亮堂光辉。这梦,便是这段情缘的开始。
一边是国王回味神奇的梦境,感觉有好事将要发生。一边是唐僧恰如其缝、缘分正好的来到这里,就像上天的安排,这里就有一段旷世情缘,一段千古佳话。
一个是痴情的女儿国国王,一个是一心只想取经的大唐圣僧,他们的情感会有交点吗?
当女官齐整衣冠启奏女王:驿站来了东土大唐御弟唐三藏和他的三个徒弟时。女儿国国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昨日做的喜梦。她喜从心头起,对文武百官说:“来的人是东土男人,还是唐王御弟,我女儿国自建国以来,还没有见过真正的男人。如今,这男人是天赐的,寡人愿意招他为王,而我为后,从此阴阳相配,生儿育女,传承帝业”。
阴阳相配,是世间万物繁衍生息的根本,国王的这番话自然是得民心的,顺天意的,满朝文武齐庆贺。于是,国王就派太师、阳丞去求亲了。
求亲本来是件好事,一个是丰姿英伟、俊郎风流的青年男子,一个是肌如羊脂、面如桃红的绝代佳人,正是一对标配。然而唐僧的特殊身份,只能让这段情感有缘无份。
“佛心四大皆空,贫僧尘念已决”,这是唐僧推辞女王美意的话语,而他的心里真的就“四大皆空”了吗?假若他真的“四大皆空”,怎么就“紧闭双眼”不敢睁眼看女王呢?其实,唐僧初次见到女王时,也是不由得如痴如醉的。女王一句“御弟哥哥,要不要一同乘凤辇?”那万种风情,那柔声细语,早已让唐僧骨骼酥软,不能自已。然而,他也知道自己毕竟是一僧人,不能动凡念,不管说媒的人如何劝解,他还是再三推辞。如果一直这样拒绝下去,也许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然而,为了大事,审时度势的悟空对唐僧说:姑且答应他们,倒换关文后,再一走了之吧。否则,要是惹怒了他们,被他们割了肉,做了香袋怎么办?对他们这些凡人,又不得打不得杀的。
听了悟空的话,唐僧咬牙把戏演到底,随国王上了车辇。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国王毕竟是一凡人,她有心,有情,从上了车辇开始,她就把心紧紧贴给了唐僧,她想象着他们共结连理,洞房花烛夜的美好情景,脸上流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爱屋及乌”,为了爱,国王放下了唯我独尊的架子,容忍了一切不了饶恕的事情。
唐僧的三个徒弟都不是什么善茬,特别是猪八戒,他不管尊卑顺序,往前乱跑,先到五凤楼,吵吵嚷嚷要吃喜酒,如果是一般人这样没有礼数,在国王面前大吵大嚷,撒泼卖傻,即使不被斩首,最起码一顿爆打是躲不过的。然而,猪八戒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还得到了一顿盛宴。国王由着他们三人大快朵颐,既客气又大方。
其实国王心中也有她的小九九:她想讨好御弟哥哥的徒弟,他们醉了酒,就不会搅黄他们的美事了。可是唐僧还是清醒的,他纵使对国王有意,但他毕竟有正事在身,就连忙唤起徒弟,向国王道谢,直言天色已晚,赶早让他的徒弟出城。
国王对唐僧的所有要求都是言听计从,她拿起通关文牒仔仔细细地翻看,她想知道唐僧都去过哪里?俗世姓名是什么?还饱润香毫,在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名讳。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地盖了印,又画了个手字画押。对于御弟哥哥的事,她唯恐有一丝马虎。她虽然没有说一句情话,但处处都流露着真情!
对于唐僧,国王可谓是掏心掏肺的好,她宁愿将宝座让给他,自己做皇后,可她哪里知道,这只是人家师徒设的一个局。既然是一种谎言,终有被揭穿的时候;既然是一出假戏,终有落幕的时候。女儿国国王一切都依着唐僧,容许他出城送徒弟,并同乘车辇到城门外。关文到手了,宝印也盖了,唐僧师徒的目的达到了,真相该大白了。面对唐三藏的告别,国王该怎样相信自己的耳朵呢?该怎样相信眼前的一切呢?这样美丽的肥皂泡,碎得连渣都没剩下。这阔别时的拱手礼,是唐僧对女王唯一的回馈,这也太廉价了吧。
女王用倾国之富、九五之位为筹码,也没有换来唐僧的回心转意,只可惜缘分已尽。“相见难,别亦难,怎诉这胸中语万千?”还能怎么样啊?国王只能把千言万语化为一声珍重!
马上的唐僧,虽然没有回头,但他还是顿住了前行的步伐。谁能够真正“四大皆空”呢?即使是昙花一现,也是真情流露,只不过缘尽情未了。“远去矣,远去矣,从今后梦绕魂牵”。此情只能成追忆!
阔别女王,唐僧师徒正要催马奋蹄。突然从路旁闪出一个女子,喝到:“唐御弟,哪里走?我和你耍风月儿去来!”刚刚摆脱一段似水柔情,却又陷入一段情感漩涡。
一阵风起,唐僧被“毒敌山琵琶洞”里的蝎子精卷进洞里,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见的妖精多了去了,他们个个都想吃唐僧的肉,得不老之身。而这个蝎子精却不是为了吃唐僧肉,而是要和他配婚。自古人魔殊途,唐僧真阳至宝,怎肯配她粉骷髅。
如果说唐僧对女王还有半份感念的话,他对蝎子精却是恨之入骨。国王身为人,能够以礼待人,而这妖孽哪有那样的礼节。她虽然也是十指纤纤,欢颜愉色,甜言蜜语,但毕竟透着一股阴森森的寒气,时时震慑着唐僧,他不敢太违背蝎子精的意愿,吃了她的素包子,与她言语相攀。
蝎子精也是有些神力的妖精,就连如来佛和孙悟空都受到过他的伤害。她虽然弄出十分妩媚之态,携唐僧入了香房,但是他们还是以言语相斗到深夜,唐僧拒不服从,蝎子精最终失去了耐心,将一个心爱的人儿,用一条绳捆绑起来,吊在房廊之下。这就是人与魔的爱情,一段根本就没有存在根基的一厢情愿,自然会没有好的结果。蝎子精枉修道行,痴心妄想,最终被昂日星官降服。
可见,即使是爱情这个人生永恒的话题,三界男女追寻的话题,也一定要选准对象,即使不能门当户对,起码也要条件相当,像蝎子精这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白日梦最好别做,否则,将会像蝎子精那样暴尸街头,还会遭到人人唾骂。
唐僧的第三段情感纠葛发生在荆棘岭木仙庵。唐僧师徒辞别祭赛国国王、大臣和僧人,向西而行。时序易迁,又是冬残春至,他们来到荆棘岭,岭上荆棘丫杈,薜萝牵绕,绵延八百里,八戒双手执钯,搂开荊棘,大伙艰难行走一曰一夜,天色又晚,正好遇到一片空地,中间是一座古庙。唐僧下马,准备歇息。忽见一阵阴风,庙门后出来一位长者和一位青脸獠牙、红须赤身鬼使。长者自称是荊棘岭土地,来给他们送斋饭的,怎耐他如何巧言相骗,也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悟空大喝一声,举棒就打,那老者见势不妙,化作一阵阴风,把唐僧摄将而去。
在一座烟霞石屋前,那老者轻轻放下唐僧,与他携手相挽,说自己是荆棘十八公,请他来会友谈诗,清遣情怀,后又与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四翁一起谈诗对赋。
真是一番佳词妙句,四尊都是怀才之人,所对之诗清新飘逸,真诗翁也。后又用顶针起句,各赋一首,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句子豪雄,联名有力”。唐僧更是谈吐自如,开口成诗。平仄有致,脱俗淡雅。
这样的对诗作赋,品茗怡情,对整天面对粗鲁的悟空、悟能、无凈的唐僧来说,真可谓是一段美好时光,怡情怡趣,让他一时忘了途中的艰辛和劳苦,恐惧和胆怯。而然,他面对的毕竟不是什么贤才达人,而是一群妖魔精怪。既然是妖魔,那他们的朋友中也一定有凶恶之徒。“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嘛。
正在他们吐凤喷珠的时候,只见两位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笼,引着一位仙女走了进来,那仙女“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她拈着一枝杏花,吟吟一笑,娇似天台女,不亚俏妲姬,给人一种很大的诱惑力。
原来女子是杏仙,她进洞首先让女童沏茶,第一杯就送给了唐僧,她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女子满面春风,听说唐僧诗文“甚可嘉羡”,便要和律。她玉唇一启,吟出: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董仙爱我成林织,孙楚曾怜寒食香。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好一个“董仙爱我成林织,孙楚曾怜寒食香”,她借古喻今,把一个“雨润红姿娇且嫩”的自己推荐给了唐僧,怎奈唐僧六根清净,不思儿女情长。杏仙却爱意渐浓,她挨挨扎扎,渐坐渐近,低声悄语:“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魔女爱得直接、粗俗。其他的妖魔精怪更是要做媒的做媒,要保亲的保亲。
唐僧一听,立刻变了脸色,跳起来一顿数落。
是啊,唐僧一心向佛,四大皆空,女儿国国王美若天仙,温柔贤淑,都不曾打动他的心,你一个杏精,虽然能赋几句酸诗,怎能以粉骷髅靠近他的阳刚之躯呢?真是自不量力。
纵使妖魔软硬兼施,唐僧还是心如金石,碎了她的妖魔之躯,也碎了她的邪恶之念,同时也碎了唐僧又一次情感大劫。
唐僧的第四次情感劫难是在无底洞。这次对唐僧撩拨的人是金鼻白毛老鼠精,也叫半截观音、地涌夫人。
在所有强撩唐僧的女人中,唐僧对金鼻白毛老鼠精最为客气,似乎早曾相识。
唐僧师徒在黑松林中,看到一位美貌的女子被绑在树上,下半身埋在土里,这女子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应该是西游记中最美的妖了。在这个无有人烟的黑松林里,她的出现非常可疑,然而唐僧还是想救她。在孙悟空的再三劝说下,唐僧鉴于白骨精、红孩儿等的先例总算听下了悟空的话,转身离开。
然而,那女妖往唐僧耳朵里送去一句话:“师傅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女妖是一个知西天内情的人,也是一个很了解唐僧的人,她一句就戳中了唐僧的软肋。
唐僧立刻勒马,让悟空务必要救下她。
在镇海禅林寺中,唐僧生病三日,他稍微一好,就问悟空,那位女菩萨可曾有人送饭给她吃。可见在他心里那位老鼠精的安危比他的身体还重要。
知道寺庙有妖精吃人的事情后,向来惩恶除魔的他竟然阻止悟空:“徒弟啊,我的病身未可,你怎么又兴此念,倘那怪有神通,你拿她不住啊,却又是害我?”他还劝道:“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时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试回忆一下前面,他何曾阻挡过悟空降魔除怪,只有这次,冥冥中,他在竭力保护着老鼠精。
当悟空说出吃和尚的妖怪就是那“女菩萨”时,唐僧才无可奈何,不得不让悟空去降妖。这可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事啊。
当悟空想进入老鼠精的肚子弄死她时,唐僧一听大惊失色,说:“徒弟这等说,只是不当人子。”悟空进入妖怪肚子已有多次,唯独这次唐僧如此说,可见他对悟空要弄死老鼠精有多么的不忍。
再来看看唐僧对几个女子的称呼。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往情深,她左一个御弟哥哥,右一个御弟哥哥,可唐僧为了倒换关文,只能欺骗女王答应成婚。即使这样,他也是恭恭敬敬地称她为陛下。试想一下,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可他对你一直是毕恭毕敬,那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没戏了呢?女儿国国王就这样被唐僧师徒骗了。在这些女人中,她混得最惨。
后来,遇到蝎子精,唐僧对她的态度非常轻蔑。蝎子精说:“御弟,你记得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面对她的撩拨,唐僧毫不客气地说:“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唐僧把他们之间的界限划得很清楚。
再后来,他遇到了杏仙,虽然她弄文卖墨,作诗填词,显得很有才情,可唐僧连称乎都没给她,理都不理。
然而面对老鼠精,他那高冷的形象一下子就塌了,竟然称她为“娘子”,娘子可是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啊!老鼠精对他也不叫“御弟哥哥”,而是叫“长老”,并知道他不吃荤,怕洞中水不洁净,命人去山头上取来阴阳交媾的净水,做素果素菜筵席。可见他们是一见如故,这样细心的安排,只有贴心人才能想得到、做得到。
在筵席上,老鼠精要和唐僧喝交杯酒,交杯酒只能是恋人或者夫妻之间喝酒的一种形式,唐僧竟然也接受了。在御花园中,唐僧摘下顶红的那枚桃子送给老鼠精,这虽然是悟空安排的,但是那娴熟而又亲热的“娘子”可不是悟空教他的,这也太主动了吧。
从这种种推测,唐僧和老鼠精一定是前世有缘的。这一答案从老鼠精的一番话中可以看出。
悟空在老鼠精的肚子里,逼她送出唐僧,她不舍得唐僧,说:
夙世前缘系赤绳,鱼水相和两意浓。
不料鸳鸯今拆散,何期鸾凤又西东!
蓝桥水涨难成事,佛庙烟沉嘉会空。
着意一场今又别,何年与你再相逢?
从第一句就可以看出他们俩在前世是有缘分的,而且情意很浓。再以鸳鸯为比,说明他们已有婚姻之实了。又一句“着意一场今又别,何年与你再相逢?”可见这是他们的第二次离别。
金鼻白毛老鼠精三百年前在灵山偷食了如来佛的香花宝烛,被如来发现后,他让天王父子捉拿她。拿住后,按常理应该要么被收,要么被砍,可如来佛对她却不同,他说:“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不仅放了她,她还拜天王为干爹,拜哪吒为干兄。真是难得的善终啊!
更巧的是,老鼠精被撵出灵山不久,金蝉子又因听经打瞌睡,被送到东土转世,也许冥冥中安排他们在无底洞中再次相遇,可惜的是,纵使老鼠精一往情深,苦苦等他,想尽一些办法接近唐僧,想和他再续前缘。谁知唐僧已不再是那个与她“鱼水相和两意浓”的金蝉子了,而是忘记前世,一心向佛的僧人。伤心之余,老鼠精只能随着李天王父子回到西天。
唐僧的第五次情感劫难是在天竺国遇到玉兔精。玉兔精本是广寒宫捣玄霜仙药的玉兔,她私自偷开玉关金锁,走出宫来,下凡为妖。和其他妖精相比,玉兔精并不是十恶不赦之徒。首先她没有害天竺国的国王和臣民,国王只是稍有晦晦之色,而其他则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次,玉兔也没有占山为王,纠集妖魔鬼怪坑害黎民。她只是在五环之福地毛颖山上的兔穴中藏身。
天竺国公主也不是凡人,她是广寒宫一位素女,因十八年前打了玉兔一巴掌,思凡下界,投胎为天竺国公主。玉兔怀那一掌之仇,下界摄走公主,抛于荒野,自己假合真形,成了公主。她们之间的过节,也是因果报应。公主因那一巴掌,也因下凡,该受一年装疯卖傻之苦。
玉兔在广寒宫太阴星君麾下,太阴星君地位尊贵,连孙悟空见了他都“慌得收了金箍棒,躬身施礼”,有这样一位能让齐天大圣都要施礼的主人。玉兔自然不怕危险,也有一些神通,她算得唐僧将来经过天竺国,于是设绣楼撞天婚,招唐僧为偶,采取元阳真气,以成太乙上仙。显然玉兔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凭借外力达到目的的想法在仙界是行不通的。
玉兔也知道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听说过他的威力,但她还是想侥幸取胜。她对天竺国的国王说:“父王,乞赦小女万千之罪,有一言启奏:这几闻得宫官传说,唐圣僧有三个徒弟,他们生得十分丑恶,小女不敢见他们,恐见时必生恐惧,万望父王,将他们发放出城方好,不然惊伤弱体,反为祸害也。”她的这一计假若得逞,孙悟空三人西行,留下唐僧孤立无援,她的美梦就成真了。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唐僧是一个“身居锦绣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一心向佛的僧人;孙悟空偏偏又是一个不中她计谋的主,就要搅她的局。在他俩对打中,玉兔精说:“我认得你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弼马温,理当让你,但只是破人亲事,如杀父母之仇,故此情理不甘,要打你欺天罔上的弼马温。”由此可见,玉兔对孙悟空搅黄了她的婚事是何等的生气,宁愿以卵击石、飞蛾扑火也毫不惧怕。
孙悟空最恨别人叫他“弼马温了,就像揭开了他的伤疤,挖开了他的祖墓,他抡起金箍棒就要治她于死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太阴星君及时赶到,才救了她。
最后,玉兔被太阴星君带走,结束了玉兔欲配唐僧的这一闹剧,也结束了唐僧这一情感劫难。
事实上,玉兔精对唐僧也是情深义重的,听她的一曲《天竺少女》:“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
是那圆圆的月亮,月亮,
是那潺潺的山泉,山泉,
我像那带着露珠的花瓣,花瓣,
甜甜地把你依恋,依恋……”
此时此刻,所有的东西都成了她幸福的来源。这首歌表明了她心间的痴狂爱恋。
《西游记》原著中,玉兔对唐僧说过:
因为爱花垂世境,故来天竺假婵娟。
与君共乐无他意,欲配唐僧了宿愿。
从这两句话来看,玉兔下凡是因为爱天竺国的花儿,才将公主取代。而她要嫁给唐僧,是因为他们有过前缘。
原来,早在五百年前,在一次盂兰盆会上,玉兔和唐僧的前世——金蝉子偶遇后,两人眉目传情,迸发出爱情的火花。可见,玉兔对唐僧的爱已经积攒了几百年,这一次相遇,她的这一情感集中爆发了。可她哪里知道,当年的金蝉子经过十世转世后,早已忘记了他们之间的“宿愿”,成了一心向佛的唐僧。
真正的爱情,是两厢情愿,志趣相投,心心相印。而唐僧的五次情感纠葛,都是美女的一厢情愿,这样的爱自然是没有好结果的。
不管是情深义重的凡人女儿国国王,神通广大,有着千年宿愿的老鼠精、玉兔精,还是痴心妄想的蝎子精、杏精,他们都与唐僧志趣不投,不是同路人,虽然有缘相见,却都无分相许,只能擦肩而过,留下诸多的回忆。
张兰,甘肃省作协会员,喜欢阅读四大名著,有四大名著读后感18万多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