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啤酒保温杯,别再朋克养生啦

被脱发、爆痘、过劳肥纠缠不休的年轻人们终于坐不住了,纷纷拿起啤酒枸杞保温杯,开始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漫漫长路。

“朋克养生”肯定是靠不住的,真正的养生知识又不太了解,吃几颗枸杞,喝几杯热水,怎么可能达到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效果呢?

还是静下心来,学习学习传统养生文化吧。

红楼一梦,

道尽人间悲欢。

然而,

在悲欢之外,

尚有许多值得细细梳理学习的内容。

读红楼,

从秋季养生开始。

红楼梦·

养生

百般请医疗治,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注解

《广群芳谱》第九十六卷:麦门冬(《本草》注云:根似穬麦,故谓之麦门冬),一名虋冬,一名忍冬,一名忍凌,一名禹韭,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一名不死草,一名阶前草,一名仆垒,一名随脂。所在有之,叶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其色青,长及尺余,大者如鹿葱,小者如韭,四季不凋,浙中者良。多纵纹且坚韧,根黄白色有须,在根如连珠,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吴地者胜。性甘,平,无毒,治肺中伏火,补心不足,疗身黄目黄、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安魂魄,定肺痿,吐脓止嗽,治时疾、热狂、头痛,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

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清]金农,《墨戏图册》

注解

《广群芳谱》第五十四卷:梨(《尔雅》云:梨,山樆。疏云:其在山之名,则曰樆,人植之曰梨。《本草补遗》云:梨者,利也,其性下流利也),一名果宗,一名快果(陶弘景《别录》云:梨性冷利,多食损人,故俗人谓之快果),一名玉乳,一名蜜父(《清异录》云:建业野人种梨者,诧其味,曰:蜜父)。北地处处有之,南方惟宣城为胜。二月开花,上巳日无风则结梨必佳。有二种:瓣圆而舒者,果甘;缺而皱者,味酸。果圆如榴,顶微凹,无尖瓣。性甘,寒,无毒。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注释

《广群芳谱》第九十五卷:紫苏,一名赤苏(《本草纲目》云: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曰紫曰赤,以色名也),一名桂荏,又一种白苏,皆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茎方叶圆而有尖,四围有锯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背紫面青,其面背皆白即白苏,乃荏也。紫苏五、六月连根收采,以火煨其根阴干,则经久叶不落。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茎、叶、子俱辛,温,无毒,气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解肌发表、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开胃安胎、散风寒、解鱼蟹毒、治蛇犬伤,为近世要药。

注解

《广群芳谱》第九十三卷:桔梗,一名梗草,一名白药,一名荠苨(《本草纲目》云:桔梗,荠苨,乃一类,有甜、苦二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苨而今俗呼荠苨为甜桔梗也)一名利如一名符扈一名房图。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今处处有之。二、三月生苖,嫩时可煮食,根如指大,黄白色,茎高尺余,叶似杏叶而长,四叶对生,夏开小花紫碧色,颇类牵牛花,秋后结子,八月采根,关中所出根黄,其皮似蜀葵,根茎细,青色,叶小而青,似菊叶。性辛,微温,有小毒,治心腹胀痛、胸肋痛如刀刺、肠鸣、血积、痰涏、逆、口舌生疮、赤目肿痛,清肺气,利咽喉,破症瘕,治鼻塞,除腹中冷痛、小儿惊痫,为肺部引经之药,与甘草同用,为药中舟楫,有承载之功。

宝玉说道:“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杨侍郎送的,这是李员外送的,每人一分。”说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旃檀香小护身佛来,说:“这是庆国公单给我的。”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注解

《广群芳谱》第八十卷:檀香,一名旃檀,一名直檀,出广州、云南及占城、真腊诸国,今岭南诸地亦皆有之。树叶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泽。有三种:黄檀(皮实色黄),白檀(皮洁色白),紫檀(皮腐色紫),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黄檀尤盛,宜以纸封固则不泄气。紫檀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文。白檀辛,温,气分之药,故能理胃气,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故能和营气,消肿毒,治金疮,中土所产之檀亦檀香之类,但不香,则地气使然也。

(选自中华书局《红楼梦日历》年版)

原典与经典文本普及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本草纲目(校点本)(套装上下册)(第2版)

[明]李时珍著

书号:5

出版时间:年4月

装帧:16开精装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全书52卷,载药种,方一万余条,插图一千多幅,为明代万历以前本草集大成之作。该书从明万历二十一年问世以来,国内辗转翻刻六十余次。明以后大多数本草著作均以此书为资料渊薮。此外,该书还流传海外,对世界药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伤寒论校注

丛书名: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刘渡舟主编

书号:1

出版时间:年6月

装帧:32开精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编《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伤寒论校注》,名曰《伤寒论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伤寒论校注》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痓湿暍病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伤寒论校注》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伤寒论校注》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植物名实图考(整理本·附植物名称、人名、地名、引书索引·全二册)

[清]吴其濬著

书号:4

出版时间:年7月

装帧:32开平装

《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清代吴其濬著,共收植物种,分为12类。对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产地、繁殖方式等,叙述颇详,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订。每种植物都配以图版,刻绘均极精审。本书是我国19世纪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植物学专书。孔子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草木虫鱼,诗家自为一学,本书历来为博物多识之士所推重,对研究文史、阅读古书助益甚大。本书是全式标点的深度整理本,书后附有植物名称、人名、地名、引书四个主题索引,极便研究参考检索。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黄帝内经(全二册)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姚春鹏译注

书号:9

出版时间:年9月

装帧:32开精装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内经》为医学之祖。从形式结构上看,《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内经》的学术理论体系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由于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千百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内容又不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硬面精装,装帧高雅,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闲情偶寄(全二册)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杜书瀛译注

书号:8

出版时间:年8月

装帧:32开精装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又名《笠翁本草》,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种植》《饮馔》《器玩》《颐养》八部,是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触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是明清小品文中最富盛名的一种。此书自康熙十年()付梓以来,一直备受瞩目。本次约请李渔研究专家,以国家图书馆藏翼圣堂本为底本,进行精心校勘、晓畅翻译、详尽准确的注释和见解独到的题解。

学术著作与大众普及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中医养生学

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马烈光、蒋力生主编

书号:2

出版时间:年8月

装帧:16开平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教材分绪论及上、中、下三篇,共30余万字,附图2幅。绪论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内涵、外延等学科基本概念及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上篇为理论篇,共分三章,分别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简史、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等学科基础理论;中篇为方法篇,赅十章,从精神、起居、功法、环境、药食、针推等养生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易学、易用,且均为历代医家、养生家长期实践检验而证明切实有效者;下篇为应用篇,分时令养生、地域养生、因人养生、五脏调养、身体部位养护及中医临床养生应用等共六章,介绍中医养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为适应养生发展特点,尚增附篇“中医养生科普”,介绍中医养生科学普及过程中可运用的媒介及注意事项等。中医养生学当前已成为中医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本教材广泛适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各专业的教学实践使用,并可供广大养生爱好者参考应用。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本草中国

宋燕主编

书号:2

出版时间:年1月

装帧:16开平装

寻道地药材,访中华药人,传千年智慧,本书整理改编自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一季,是一部全新展现中华医药文化奥秘的感人之作。本书完整呈现了纪录片的故事内容,以更加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中华医药人的故事,并于其中展现道地药材、炮制技艺、医药原理以及传统中医药的千年传承。此外,书中增加了“岐黄药话”板块,选取中医古籍中与主要药材相关的记载,或从诗词、史籍中钩沉,深度解读本草知识,并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内容,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书中出现的近八百幅图片精美丰富,既有高清的人物场景图、药材图,也有选自明代文俶《金石昆虫草木状》的多幅彩图,再加上结合本书内容精心编制的本草地图,直观呈现了本草的多重境界与道地产区。通过此书,我们得以亲近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也得以经由本草感受华夏文明的灿烂悠远。

↑点击书影购买本书

说医不二:懒兔子漫话中医

懒兔子著绘

书号:4

出版时间:年5月

装帧:32开平装

北京联合出版社

这是一本中医通俗读物、大众健康书。用轻松有趣的小文章和生动活泼的漫画插图让读者快速了解中医知识,告诉读者一些常见的身体病症、不良体质的调养方法,以及中药药理,也讲述普遍的生命经验和养生智慧,传递暖暖的爱与正能量。

奔走相告

传统文化月答题小游戏上线啦,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小游戏界面,精美奖品等你来!

养生

9月

25日

想要了解完整传统养生文化推荐书目,

想享受京东9月购书折扣,

想参与中华书局与京东图书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月”活动,

长按下图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qizia.com/gzzw/3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