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菟丝子,乍一听还以为是一种动物的名字,其实不然,它是一种以寄生于其他植物而生的植物,也因为它的独特的生长方式,又叫无根藤或无娘藤。你可否记得那田间地头彼此交织笼罩着树木和农作物上的那渔网似的无叶藤?没错,那就是菟丝子藤。由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常被视作杂草除去,殊不知,其作用大着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吧。
仲圣平台中药饮片·菟丝子
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外用消风祛斑。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遗尿尿频、阳痿遗精、肾虚胎漏、目昏耳鸣、脾肾虚泻、胎动不安等;外治白癜风。
性味归经
其性平,味辛、甘。入肝、肾、脾经。炮制
过罗去净杂质,洗净,晒干。菟丝饼:取净菟丝子置锅内加水煮至爆花,显褐灰色稠状粥时,捣烂作饼或加黄酒与面作饼,切块,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去粗薄壳,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三千余成粉。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
②《纲目》:"凡用菟丝子,以温水淘去沙泥,酒浸一宿,曝干捣之,不尽者,再浸曝捣,须臾悉细。又法,酒浸四、五日,蒸曝四、五次,研作饼焙干,再研末,或云,曝干时,入纸条数枚同捣,即刻成粉,且省力也。"
菟丝子鉴别
混乱品
“大粒菟丝子”为同属植物日本菟丝子(锦灯笼)的种子,在黑龙江、吉林、甘肃、四川、江西等地使用。其直径~5mm,表面淡褐色或黄棕色,种皮剥去后胚不呈套状,用水浸泡后成胶状,光滑,放大镜下观察,具不整齐的短线状斑纹。
劣品
在正品中掺杂一些未成熟的种子,其形状比正品稍小,颜色偏深,在沸水中不吐丝,正品菟丝子在沸水中很快会有“旋丝”吐出,而未成熟的种子无论煮多长时间只在颜色上发生改变(颜色变黄),但还是很坚硬,即使用指甲按都不破裂。这种未成熟种子在正品中也总掺有,但用水煮时都会在烧杯底部出现,如果在烧杯中出现30%,那这种菟丝子就不能作为药用。
假菟丝子
用青箱子作模子然后裹泥掺入菟丝子中充当菟丝子卖,其形状、大小、颜色几乎和菟丝子没什么区别,但用水泡后泥土就出来了。放入热水中不吐丝,没有丝状物出现,鉴别时应当注意。
“黄砂粒”,系在正品中掺入黄色均匀的小砂粒,其形状,大小与正品相似,在手上摊成一层时在放大镜下能分辨出沙粒的摸样。放入水中没有丝状物出现。
“作假菟丝子”,用水泥做成,其做法是,用水泥做成模子,上面滚上干水泥,其大小与菟丝子相似,并染成灰黄色或黄褐色。但大小很均匀,表面较光滑。质重,手感压手。无气,无味。经常掺在正品当中。如果放在水中会将水染成黄色,并沉在水底。水煮后不会有丝状物出现。
宜忌
阴虚火旺、阳强不萎及大便燥结者禁服。
①《本草经集注》:"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藋菌。"
②《本草经疏》:"肾家多火,强阳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结者亦忌之。"
③《得配本草》:"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传说
从前,江南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子,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脊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藏进了豆地。事后,他却意外地发现伤兔并没有死,并且伤也好了。为探个究竟,长工又故意将一只兔子打伤放入豆地,并细心观察,他看见伤兔经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长工大悟,原来是黄丝藤治好了兔子的伤。于是,他便用这种黄丝藤煎汤给有腰伤的爹喝,爹的腰伤也好了。又通过几个病人的试用,断定黄丝藤可冶腰伤病。不久,这位长工辞去了养兔的活计,当上了专治腰伤的医生。后来,他把这药干脆就叫“兔丝子”。由于它是草药,后人又在兔字头上面冠以草字头,便叫成“菟丝子”。“菟丝子”,又名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无根藤、菟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种子。有“续绝伤、补不足、益健人”之功。《名医别录》谓其有“养肌强阴、坚筋骨”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先兆流产、带下等症。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菟丝子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平不同矣,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为补脾肾肝三经要药,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看,三经俱实,则绝伤续而不足补矣。脾统血,合肌肉而主四肢,足阳明、大阴之气盛,则力长而肥健。补脾故养肌,益肝肾故强阴,坚筋骨,暖而能补肾中阳气,故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者,脾肾虚而生内热,津液因之不足也,二脏得补,则二病自愈。寒血为积者,劳伤则血瘀,阳气乏绝则内寒,血随气行,气弱不能统血以行,久而为积矣。凡劳伤,皆脾肾肝三脏主之,肝脾气旺,则瘀血自行也。
.《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非若黄柏、知母,苦寒而不温,有泻肾经之气;非若肉桂。益智,辛热而不凉,有动肾经之燥;非若苁蓉、琐阳,甘咸而滞气,有生肾经之湿者比也。如《神农本草》称为续绝伤,益气力,明目精,皆由补肾养肝,温理脾胃之征验也。
3.《本草新编》:茧丝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专用。遇心虚之人,日夜梦,精频泄者,用苑丝子三两,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午、晚各一服即止,且永不再遗。此乃心、肝、肾三经齐病,水火两虚所致。菟丝子正补心、肝、肾主圣药,况又不杂之别味,则力尤专,所以能直人三经以收全效也。他如夜梦不安,两目昏暗、双足乏力,皆可用之一、二两,同人参、熟地、白术、山萸之类,用之多建奇功。
4.《本经逢原》:菟丝子,祛风明目,肝肾气分也。其性味辛温质粘,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止遗泄,主茎寒精出,溺有余沥;去膝腔酸软,老人肝肾气虚,腰痛膝冷,合补骨脂、杜仲用之;诸筋膜皆属于肝也。气虚瞳子无神者,以麦门冬佐之,蜜九服,效。凡阳强:不痿,大便燥结、水赤涩者勿用,以其性偏助阳也。
5.《本草正义》:菟丝为养阴通络上品。其味微辛,则阴中有阳,守而能走,与其他滋阴诸药之偏于腻滞者绝异。缨仲醇谓五味之中、辛通四气,《经》言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所解极为削切。《本经》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于滋补之中,皆有宣通百脉,温运阳和之意。汁去面府,亦柔润肌肤之功用,久服则阴液足而目自明。
仲圣中药饮片·菟丝子
▼
仲圣中药材
▼你会煎煮中药吗?小编来告诉您!麻黄、柴胡、枳实、川芎、黄芪
桃仁、白术、豆蔻、葛根、炙甘草麦冬、泽泻、茯苓、桂枝、桔梗
党参、赤芍、牡丹皮、白芍
白前、干姜、桂皮、滑石、花椒
乌梅、知母、紫苏子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行走时光,需要一种内心转变的能力,需要一份春风化雨的智慧与超越。积极的去看待某些忧患,善意的去解读生命当中那些坎坷、跌宕,用更好的情怀超越于那些世态炎凉、生命悲欢,用更好的生命状态穿梭于时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新的一天,早安!
编辑:茯苓校对:甘草白芍肉桂大黄平台介绍
仲圣平台
导师介绍
涂华新
讲座介绍
世界都在聚焦仲圣平台
仲圣经方医学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涂华新导师受邀赴马来西亚讲学
师友见证(部分)
山西▏河南▏山东▏湖南▏
浙江▏广东▏广西▏
福建▏重庆▏海外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开始啦,希望仲圣平台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