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0126/5212240.html
菟丝子(附菟丝):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
为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或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R.Br.的干燥成熟种子。
(1)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藤本,长可达1m。茎蔓生,左旋,细弱,丝状,直径不足1mm,随处生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退化成少数鳞片状叶。夏季开花,花多数,簇生成球形,花梗粗壮;花冠白色,短钟状,长2~3mm,5裂;雄蕊5,花丝极短,着生于花冠裂片弯曲处稍下部,下有5鳞片;花柱2,宿存。蒴果球形;几乎全为宿存花冠所包被。种子2-4,径1-1.5mm,淡褐色,表面粗糙。
(2)南方菟丝子:与上种的区别点在于雄蕊着生在花冠裂片的弯缺处,而鳞片极小;蒴果仅下半部为宿存花冠所包被。
生于灌丛、草丛、路旁、沟边等地,多寄生于豆科及菊科植物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江苏、河南、湖北、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区。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药材以颗粒饱满、质坚实、灰棕色或黄棕色、无尘土及杂质者为佳。主产于河北、山西、辽宁等地。
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多寄生在河谷、河岸两旁的草本或灌木丛木本植物上,栽培寄主尤以大豆、黑豆为好。种子繁殖。种子采集后需进行冬化处理和药剂拌种。6月中、下旬整地施肥,浇一遍水,先播种大豆,条播,行距30cm,每公顷地用豆种~kg,出苗后精心管理,保证全苗。待豆棵长到20~25cm,即第3对真叶刚长出时,则可播菟丝子,方法是顺豆棵地垄散播,尽量靠近豆棵,以利于缠绕上豆棵,用种量每公顷地约22.5kg。菟丝子出苗前应及时拔除杂草,出苗期间要注意保持地面湿度,天晴地干时,应适当浇水。
秋季果实成熟时,同被缠绕的植物(寄主)一起采割,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
①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加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鼓起微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每kg菟丝子用食盐2kg)。
②炒菟丝子:取菟丝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有爆裂声,取出晾凉。
③酒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用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煮至酒被吸尽,取出,干燥。
④菟丝子饼:取菟丝子,置锅内,加适量水,边煮边铲,煮至吐丝为度,取出,放置过夜,压平,切成块,干燥。
⑤酒菟丝子饼:将筛净的原药材放锅内煮至呈棕灰色稠粥状时取出,捣碎作饼或加适量黄酒与面粉作饼,切块晒干(每kg菟丝子用黄酒15kg白面15kg)。
菟丝子为类圆球形小颗粒。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盐菟丝子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可见裂口,味微咸。炒菟丝子黄棕色,可见裂口,气微香,味淡。酒莬丝子形如莬丝子,具酒气。莬丝子饼黄棕色块,气微,味淡。酒菟丝子饼小方块状,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有酒气。
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紫云英苷、金丝桃苷、槲皮素-3-0-β-半乳糖-7O-β-葡萄糖苷、山柰酚、d-芝麻素等;甾醇类成分: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等;挥发油成分:石竹烯、糠醛、2-呋喃甲醇、庚醛等;生物碱类成分:菟丝子胺、甲基金雀花碱等;木脂素类成分:菟丝子苷A、B,新菟丝子苷A~C等。
①对心血管的作用:菟丝子浸剂、酊剂均能增强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但浸剂可使其心率增快,酊剂使心率变慢。菟丝子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具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可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并且具增加冠脉流量、扩冠、降压以及强心等作用。
②对血压、脾容积、肠运动的作用:本品浸剂、酊剂均有降压作用,能使脾容积缩小,说明它能使脾脏血管收缩,并能抑制肠运动。
③免疫调节作用:菟丝子85%的乙醇提取物可提高烧伤小鼠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烧伤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改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使烧伤抑制的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菟丝子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降低破骨细胞生存率、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④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菟丝子水提液可使大鼠垂体前叶、卵巢、子宫重量增加,增强垂体黄体生成素(LH)分泌反应,证明本品可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提高垂体对“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以及卵巢对LH的反应性。菟丝子水提物还可促进阴道的上皮细胞角化,子宫重量增加。
⑤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菟丝子水煎剂连续灌胃5天后,12~14月龄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增强,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小鼠接近。在相同浓度下,菟丝子黄酮成分与Vc对比,菟丝子中的黄酮成分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
⑥保肝、明目作用:菟丝子水煎剂能显著保护CCl4引起的肝损伤,使血液中增加的乳酸、丙酮酸及谷丙转苷酶(ALT)下降,并使肝糖原升高。水提液可延缓大鼠白内障形成,对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酶的变化异常,具有抑制和纠正作用。
⑦对生殖系统的作用:实验肾阳虚雄性小鼠模型菟丝子水煎液灌胃,可增加其体重、胸腺和肾重、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水煎液喂饲黑腹果蝇,可使其交配率增加,对人的精子也可促进精子的运动并增强膜功能,有助于治疗男子不育。
⑧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以PC12细胞株为实验模型,发现菟丝子提取物在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同时,可明显提高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同时还发现该提取物能一定程度地抑制去血清引起的细胞凋亡,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神经营养作用。
⑨其他作用:小鼠皮下注射菟丝子注射液,每天2次,共3天,对受环磷酰胺抑制的粒系祖细胞(CFU-D)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小鼠灌服菟丝子水提取物1g/kg,每周3次,连续36周,可明显抑制二甲基苯蒽诱发的皮肤乳头状瘤的生长和皮肤癌的发生。菟丝子通过抗氧化机制起到记忆改善的作用。菟丝子多糖可通过多个途径发挥其显著的降糖作用。
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适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用适用于白癜风。
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阴虚火旺、阳强不痿及大便燥结者禁服。
(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菟丝子15g,枸杞子、杜仲各12g,莲须、韭菜子、五味子各6g,补骨脂9g。水煎服或制成蜜丸,每服9g,每日2-3次《中国常用中草药》。
(2)肾虚腰痛:菟丝子一斤(淘洗,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共为末,酒糊丸梧莲桐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鹊心书》菟丝子丸)。
(3)肝肾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酒浸3天,曝干)五两,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晨空心以温酒下30丸,晚食前再服(《太平圣惠方》驻景丸)。
(4)脾肾两虚、大便溏泄:菟丝子、石莲子各9g,茯苓12g,山药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5)白癜风:菟丝子9g。浸入95%乙醇60g内,2-3天后取汁,外涂,每日2~3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1)大菟丝子(金灯藤、无根藤)CuscutajaponicaChoisy与前种的区别为茎较粗壮,稍带肉质,直径1~2mm,呈黄绿色或带橘红色。花成短穗状花序,花冠橘红色,长钟形;花柱1,柱头2裂。生于河谷、河岸林内及灌木丛中,寄生于木本植物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上。其卷须及吸器中含槲皮素苷类成分。分布和功效均与菟丝子相同。
(2)欧菟丝子CuscutaeuropaeaL.(河北、山西、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及展瓣菟丝子C.reflexaRoxb.(云南)在少数个别地区也作菟丝子入药。
(3)十字花科植物棉果芝麻菜Erucasativamill.var.eriscava(Boiss.)Post的干燥成熟种子属部分地区菟丝子的混淆品种,有毒。
(4)茄科植物茛菪HyoscyamusnigerL.的干燥种子,属部分地区菟丝子的混淆品种,有毒。
附:菟丝
复实、兔丘、金丝草、兔儿丝、缠绕蔓、莫娘藤。
为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的全草。
参见“菟丝子”条。
干燥茎多缠绕成团,呈棕黄色,柔细,直径约1mm。叶退化成鳞片状,多脱落。花簇生于茎节,成球形。果实圆形或扁球形,大小不一,棕黄色。气微,味苦。
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含菟丝子多糖、卵磷脂、脑磷脂等。
苦、甘,平。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利湿。适用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痢疾,黄疸,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便溏,痈疽肿毒,痱子。
9~15g,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或捣汁涂、滴患处。
(1)小便不通:菟丝一握,同韭菜根头煎汤洗小肚《慈惠小编》。
(2)细菌性痢疾、肠炎:鲜菟丝子全草30g,每日1剂,煎服2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菟丝研粉,每次0.9~1.5g,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4)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鲜菟丝适量。捣烂取汁,滴眼或滴喉(3~4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下面来至《中草药对症图谱》
菟丝子:药用部分:全草及种子。
性味归经:全草:味甘、微苦,性平。
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经
功能:全草:清热解毒,凉血,利水(利尿剂)。
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滋养肝肾。
用途:全草:各种出血症,小便淋浊,妇女血崩,白带,痢疾,黄疸,阳痿,遗精,腰痛,目赤痛,便溏,淋病,肾脏病。
子:消渴,目昏暗,尿血,腰膝酸痛,小便不禁,补肾壮阳,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肾虚腰痛,耳鸣,频尿,白带。
用量用法:18.8~37.5克,煎水服。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汉方组成应用
1.多发性痈肿
汉方组成:无根藤18.8克。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2.肾虚阳痿
汉方组成:无根草30克,淫羊藿11.3克,蛇床子11.3克,土枸杞11.3克,仙茅7.5克,巴戟天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或随症加减。
3.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汉方组成:无根藤37.5克,红糖18.8克,酒适量。
用法:水3碗煎1碗,第2次水2碗煎8分碗。两次煎液混合后,加红糖及酒调匀分2次服。
4.白癜风
简方:鲜无根草全草56.3克,75%酒精毫升。
用法:将无根草全草切碎,置入酒精中浸泡10日后,用棉花棒蘸药液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用1个月左右。
5.眼睛赤痛
简方:鲜无根草18.8克(冷开水洗净)
用法:捣烂,取自然汁滴眼。
6.尿酸、小便量少、消渴症
单方:鲜无根草~克(清水洗净)
用法:水10碗,煎成3碗,当茶饮。
7.女人阴部肿痛、男人睾丸肿痛
简方:无根藤37.5克,冰糖18.8克
用法:水煎加冰糖调服。
8.尿蛋白
汉方组成:无根草11.3克,山药18.8克,白术11.3克,白肉豆18.8克,芡实、甘草各7.5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服用10-12天。
汉方组成:无根草18.8克,盘龙参30克,肾叶山蚂蝗18.8克,小本山葡萄30克,白龙船花根18.8克,龙眼花11.3克,红骨含羞草根30克,白肉豆根18.8克,白桩根11.3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当茶饮用。
9.尿酸手脚无力欲饮
汉方组成:无根草37.5克,红骨含羞草37.5克,枸杞根18.8克,小本山葡萄37.5克,红药蔗根56.3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当茶饮用。
无根草不温不燥,补而不腻,滋补肝肾,是平补阴阳的药物,对于肾阳虚或肾阴虚,皆可应用。
《本草纲目》部第十八卷
菟丝子《本经》上品
《别录》曰:菟丝子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木之上。九月采实,曝干。色黄而细者为赤网,色浅而大者为菟累。功用并同。
弘景曰: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蓝、纻、麻、蒿上。其实,仙经俗方并以为补药,须酒浸一宿用,宜丸不宜煮。
大明曰:苗茎似黄丝,无根株,多附田中,草被缠死,或生一从如席阔。开花结子不分明,子如碎黍(shǔ)米粒,八月、九月以前采之。
颂曰:今近道亦有之,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初如细丝,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则缠绕而生,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或云无根,假气而生,信然。
时珍曰:按宁献王《庚辛玉册)云:火焰草即菟丝子,阳草也,多生荒园古道。其子入地,初生有根,及长延草物,其根自断。无叶有花,白色微红,香亦袭人。结实如秕(bǐ)豆而细,色黄,生于梗上尤佳,惟怀孟林中多有之,人药更良。
子:敩曰:凡使,勿用天碧草子,真相似,只是味酸涩并粘也。菟丝采得,去壳了,用苦酒浸二日。漉出,以黄精自然汁相对,浸一宿。至明,用微火煎至干。入臼中,烧热铁杵(chǔ),一去三千余杵,成粉用之。
时珍曰:凡用,以温水淘去沙泥,酒浸一宿,曝干捣之。不尽者,再浸曝捣,须臾(yú)悉细。又法:酒浸四五日,蒸曝四、五次,研作饼,焙干再研末。或云:曝干时,入纸条数枚同捣,即刻成粉,且省力也。
辛、甘,平,无毒。
之才曰: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雚(guàn)菌。
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本经》。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nì)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别录》。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热中。久服去面?(gǎn),悦颜色(甄权)。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大明)。补肝脏风虚(好古)。
敩曰:菟丝子禀(bǐng)中和凝正阳气,一茎从树感枝而成,从中春上阳结实,故偏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颂曰:《抱朴子》仙方单服法:取实一斗,酒一斗浸,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乃止,捣筛。每酒服二钱,日二服。此药治腰膝去风,兼能明目。久服令人光泽,老变为少。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也。
旧六,新七。消渴不止:菟丝子煎汁,任意饮之,以止为度。《事林广记》阳气虚损:《简便方》:用菟丝子、熟地黄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气虚,人参汤下;气逆沉香汤下。《经验后方》:用菟丝子二两(酒浸十日,水淘)、杜仲(焙研蜜炙)一两。以薯蓣末酒煮糊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白浊遗精:茯菟丸: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下。《和剂局方》小便淋沥:菟丝子,煮汁饮。《范汪方》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怔忡: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盐汤每下七十丸。腰膝疼痛,或顽麻无力:菟丝子(洗)一两,牛膝一两,同入银器内酒浸过一寸,五日,曝干为未,将原酒煮糊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三、二十丸。《经验后方》肝伤目暗:菟丝子三两。酒浸三日,曝干为末,鸡子白和丸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身面卒肿洪大:用菟丝子一升。酒五升,渍二、三宿。每饮一升,日三服。不消再造。《肘后方》妇人横生:菟丝子末,酒服二钱。一加车前子等分。《圣惠方》眉炼癣疮:菟丝子炒研,油调敷之。《山居四要》谷道赤痛:菟丝子熬黄黑,为末,鸡子白和涂之。《肘后方》,痔如虫咬:方同上。
甘,平,无毒。
《玉册》云:汁伏三黄,硫,汞,结草砂。
研汁涂面,去面?《本经》。挼碎煎汤,浴小儿,疗热痱(弘景)。
旧二,新一。面疮粉刺:菟丝子苗,纹汁涂之,不过三上。《肘后方》小儿头疮:菟丝苗,煮汤频洗之。《子母秘录》目中赤痛:野狐浆草,捣汁点之。《圣惠方》
难火兰(《拾遗》)
藏器曰:味酸,温,无毒。主冷气风痹,开胃下食,去腹胀。久服明目,生巴西胡国。状似菟丝子而微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