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病虫害资料

枸杞炭疽病果实发病症状发病症状枸杞炭疽病俗称黑果病可危害枸杞的叶、花和花蕾,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嫩枝。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半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黑色轮纹状坏死斑,空气潮湿病斑表面可产生粉红色至橘红色黏稠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至后期时整个病叶变成黑褐色。花感病:首先花瓣出现黑斑,轻者花冠脱落后仍能结果,重者成为黑色花,子房干瘪,不能结果;花蕾感病后,初期出现小黑点或黑斑,严重时为黑蕾,不能开放。嫩枝染病:多出现小黑点或黑斑。果实染病:青果和黄果染病,初期多在果实表面出现小黑点或黑色网状纹,红果则多形成黑色小点,随病害发展黑色或轮纹状黑色病斑不断扩大,致病果部分或全部坏死变黑,最后干缩或湿腐,空气高湿,也在病果表面产生许多橘红色黏稠状小点,在采摘时如把病果与好果混在一起晾晒后,还可导致好果发病,严重影响了枸杞产量和外观质量。发病规律病原菌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发病率高,一般是花瓣上首先出现黑斑,特别是7-8月份危害较严重,阴雨天黑斑蔓延很快,晴天蔓延速度相对较慢。降雨少的干旱天气,病害被抑制,病情轻。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冬前应彻底清除树上病果,携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在枸杞园行间进行秋翻地,将地表的散病果压于地下。同时在清园的基础上适期地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适时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并且及时做好枸杞园的排水工作,控制大水漫灌,降低园中湿度。化学防治:推荐用吡唑醚菌酯枸杞灰斑病叶片发病症状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近圆形病斑,大小2-4mm,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叶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也产生类似的症状。发病规律致病菌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扩大为害。高温多雨年份、土壤湿度大、空气潮湿、土壤缺肥、植株衰弱易发病。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洁杞园,清除病叶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加强栽培管理,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化学防治:推荐用苯甲醚菌脂。枸杞白粉病发病叶片症状植株受害症状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面覆满白色霉斑(初期)和粉斑(后期)。严重时枸杞植株外现呈一片白色,相当容易辨认。病株光合作用受阻,终致叶片逐渐变黄,易脱落。发病规律4-6月份是发该病高峰,9月份以后病情缓和。此病的流行和气候条件有关,春季温暖干旱的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前期发生和流行。夏季多雨,湿度大,秋季少雨干旱则有利于后期发病。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消除病源。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及时清理出园;夏季及时进行树体抹芽修剪,抽去多余的徒长枝条,均衡树体产量,控制郁闭树体的发生。化学防治:推荐用醚菌酯枸杞根腐病植株受害症状发病部位症状发病症状主要为害根茎部和根部。发病初期病部呈褐色至黑褐色,逐渐腐烂,后期外皮脱落,只剩下木质部,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至粉红色菌丝状物。地上部叶片发黄或枝条萎缩,严重的枝条或全株枯死。发病规律枸杞根腐病在6月中、下旬发生,7-8月严重。该病病原菌既可以从伤口入侵,其潜育期在20℃时,在寄主有创伤的情况下为3-5天,无创伤时则为19天。枸杞根腐病的发病因子主要由田间积水,时间愈长则发病死株率愈高;机械创伤会造成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新建杞园要选择在地势高燥的沙壤上,严禁栽植有病种苗。发现病株及时挖除,补栽健株,并在病穴施入石灰消毒,必要时可换入新土。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腐熟有机肥。化学防治:推荐用噁霉灵枸杞流胶病发病枝干流胶发病症状流胶病主要为害树皮,以主干、骨干枝、老弱树、伤口部位发病较多。病斑初期为灰褐色,组织松软,水浸状,稍肿起,随着病斑不断扩大,斑块凹陷,病斑边缘流出白色黏液,有酒糟臭味。病斑纵向扩展较快,横向扩展较慢,当病斑绕枝1周时病部以上枝叶萎黄,逐渐枯死。发病规律在枸杞整个生长季节均能侵染和发病,3-4月和7-8月为害严重。病菌一般由伤口侵入,在老病斑或死树皮中越冬。病菌孢子主要靠雨水传播,侵染衰弱树体。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肥。另外,应及时灌水,满足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修剪,调节树势,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病斑树皮、病枝、病株集中烧毁处理。树的老翘皮是病菌的潜藏之处,因此,刮掉老翘皮是消灭侵染来源的主要措施,刮树皮时不要刮的太深,以不露白为原则。化学防治:刮除病斑。用可杀得三千涂抹虫害枸杞木虱枸杞木虱成虫枸杞木虱若虫枸杞木虱卵分布与危害广泛分布于宁夏、甘肃、新疆、陕西、河北、内蒙古等枸杞产区。此虫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危害枸杞嫩枝叶和果实,成虫产卵量大,若虫期危害,且多在叶背,初期不易察觉,极易造成爆发性危害,严重时导致新叶畸形,提早落叶,若虫分泌物易招致叶片多种病害发生。田间调查发现,一些被严重危害的枸杞植株,被危害叶片干枯而不易脱落,有些甚至到春季抽发新芽也不脱落,严重影响枸杞的正常越冬及来年产量。发生规律 枸杞木虱以成虫在寄主周围土缝,枯枝落叶及枝杈处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枸杞开始抽芽开花时,成虫开始寻找合适的叶片大量产卵,卵期约一个月。幼虫自5月上旬开始活动,此时危害常不明显,于7月上旬开始出现第二代,大量的成虫聚集产卵,8、9月为木虱大量爆发时期。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可在冬季成虫越冬后清理树下的枯枝落叶及杂草,早春刮树皮,清洁田园,可有效降低越冬成虫数量,早春在树体喷施仿生胶可有效阻止其早春上树产卵。5月上、中旬及时摘除有卵叶,6月上、中旬剪除枸杞木虱若虫密集枝梢并销毁;6月下旬及9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的两个高峰期,网捕成虫可明显减少第二代若虫危害及翌年越冬成虫的发生量。化学防治:推荐用氟啶虫胺腈加进口植物精油助剂枸杞瘿螨大型虫瘿瘿螨危害状分布与危害主要分布于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山西、陕西、青海等地的枸杞引种栽培区。此虫为常发害虫,枸杞瘿螨危害枸杞的叶片、花蕾、幼果、嫩茎、花瓣及花柄,花蕾被害后不能开花结果,叶面不平整,严重时整株树木长势衰弱,脱果落叶,造成减产,受害严重的叶片有虫瘿15-25个,严重影响了枸杞子的产量和质量。发生规律以老熟雌成虫在冬芽的鳞片内或枝干皮缝中越冬,4月中、下旬枸杞芽苞开放时,越冬成螨即从越冬场所迁移到新展嫩叶上找到合适位置,在叶片反面剌伤表皮吮吸汁液,损毁组织,使之渐呈凹陷,以后表面愈合,成虫便钻入叶肉组织,取食并刺激叶肉组织使其不正常生长,之后便在其中产卵,卵孵化后幼螨便在其内取食,直到成螨时才钻出虫瘿,5月中下旬扩散至新梢危害,8月中下旬转移至秋梢危害,11月中旬进入越冬期。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早春和晚秋清理修剪下来的残、枯、病、虫枝条连同园地周围的枯草落叶,集中于园外烧毁消灭虫源。每年春季统一清园,可大量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发现有大量虫瘿的枝叶应及时摘除,集中销毁,以免瘿螨扩散危害其它植株。早春和晚秋喷施仿生胶,可以有效阻止枸杞瘿螨迁移越冬。化学防治:确定防治时期及选择合适农药是防治的关键,在成螨越冬前及越冬后出瘿成螨大量出现时喷药防治,掌握当地出瘿成螨外露期或出蜇成螨活动期,可以使用1.8%阿维菌素倍液,或20%达螨酮倍液防治枸杞瘿螨。枸杞负泥虫枸杞负泥虫成虫枸杞负泥虫幼虫和卵枸杞负泥虫蛹分布与危害枸杞负泥虫是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枸杞主要种植区为害枸杞的食叶性害虫。该虫为暴食性食叶害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枸杞的叶子,成虫、幼虫均嚼食叶片,幼虫危害比成虫严重,以3龄以上幼虫为害严重。幼虫食叶使叶片造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全部吃光,仅剩主脉,并在被害枝叶上到处排泄粪便,该虫幼虫移动性差,多以虫源寄主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蔓延,具有群集危害的特点,危害株率局部达80%以上。发生规律4月下旬枸杞开始抽芽开花时,负泥虫即开始活动,1龄幼虫常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吃叶肉而留表皮,2龄后分散为害,虫屎到处污染叶片、枝条。幼虫自5月上旬开始活动,此时危害常不明显,于7月上旬开始出现第二代,大量的成虫聚集产卵,8、9月为负泥虫大量爆发时期。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可在冬季成虫或老熟幼虫越冬后清理树下的枯枝落叶及杂草,早春清洁田园,可有效降低越冬虫口数量。一旦发现有虫害发生迹象,可以人工挑除负泥虫幼虫、成虫、卵。同时及时修剪被危害枝,将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一旦成虫爆发,大量产卵,损失更加严重。化学防治:幼虫时期可以使用1.3%苦烟乳油倍进行喷洒。1.8%阿维菌素倍进行喷洒,或使用40%乐果~倍液,或20%杀灭菊酯~倍液,或2.5%敌杀死倍液防治,防治效果也很好。枸杞实蝇枸杞实蝇成虫枸杞实蝇幼虫枸杞实蝇危害状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宁夏、西藏及新疆等地区。宁夏除在中宁、中卫枸杞生产中心严重发生外,也在西吉、海原、永宁等地发现。成虫产卵于幼果皮内。幼虫孵化后,一生在果内生活,以果肉浆汁为食。被害果在早期看不出显著症状,到后期果皮表面呈现极易识别的白色弯曲斑纹。发生规律翌年5月上旬,枸杞现蕾时成虫羽化,5月下旬成虫大量出土,把卵产在幼果皮内,一般每果一卵,幼虫孵出后蛀食果肉,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老熟后,由果里钻出,落地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出2代成虫,8月下旬~9月上旬进入3代成虫盛期,后以3代幼虫化蛹,蛰伏越冬。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杀死初羽化成虫于土内,是目前防治枸杞实蝇的基本措施。于4月底5月初,用5%喳硫磷颗粒剂加5倍细干土,拌匀后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耙入土中,每m2用药1.5—2kg,消灭越冬蛹及初羽化成虫。摘果期专门把蛆果集中在一起,当天深埋或集中烧毁,防止幼虫逃逸分散。及时灌水翻土,杀死土内越冬蛹及夏季蛹,对压低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枸杞蚜虫枸杞蚜虫成蚜枸杞蚜虫危害状分布与危害枸杞蚜虫是枸杞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分布于全国枸杞种植区,是枸杞生产中成灾性害虫,对枸杞子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大量成、若蚜群集于枸杞嫩梢、叶背及叶基部,刺吸汁液,严重影响枸杞开花结果及生长发育。发生规律枸杞蚜虫繁殖力极强,以卵在枸杞枝条缝隙内越冬,4月份枸杞发芽后开始危害,至5月份出现第一次高峰,严重时每一枝条均有蚜虫密集,夏季密度一度下降,有少量蚜虫留于枸杞树枝下部,至秋季枸杞发新梢时蚜虫数量又上升,密集于新技梢为害。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早春和晚秋清理修剪下来的残、枯、病、虫枝条连同园地周围的枯草落叶,集中于园外烧毁消灭虫源。每年春季统一清园,可大量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在蚜虫爆发初期,可使用黄色粘虫板捕杀有翅蚜虫,也可人工修剪或抹除带蚜虫的枝条。化学防治:推荐用氟啶虫胺腈

赞赏

长按







































甲磺酸左氧沙星片
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qizia.com/gzjg/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