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秋冬盛景,上帝的调色盘。
赤峰人听到什么问题很无奈?“听你口音,你是东北的?”
赤峰人听到什么问题最无奈?“赤峰,难道不是东北的?
▲赤峰克什克腾旗旗蛤蟆坝景区,湖天一色,花海娇艳。
要说赤峰是东北的,竟然不能算错,蒙东属于东北地区,因此赤峰人虽然唤家乡为赤(chǐ)峰,但常常戏称自己为内蒙古的“东北银”。
▲内蒙古赤峰地形概览。
颇像东北的生活习俗、河北的“对夹皮”、京城的铜锅涮、东北的锅包肉、冀鲁官话的方言底子……从古至今,赤峰如此吃得开的原因,就在于它身上那股融汇四面八方的豪爽气质。
▲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
▲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蛤蟆坝)的梅花鹿。
▲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马鹿。
山与水的调色板
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也在赤峰的东边牵手,形成西辽河的主源。赤峰就在这山河的夹角怀抱中,而山水“夹缝”中求生存的地势,却给了赤峰独特风光与生机。
草原、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在此汇聚,拥有6处国家森林公园和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峰可以说是各种景观的“大集合”。
▲克什克腾旗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赤峰虽处于大兴安岭的末端,但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梁却位于赤峰克什克腾旗境内。黄岗梁还是亚洲最大的国家狩猎场,獐、狍、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林间,漫步草甸。
▲西拉木伦河克什克腾旗段。
▲西拉木伦河克什克腾旗天太永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孕育了早期红山文化的西拉木伦河则被称为“祖母河”。赤峰的沧桑与生机,在河流上一览无遗。
▲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
高古时期的冰与火--阿斯哈图石林,意为“险峻的岩石”。第四纪冰川消融,那些岩石受过的苦只有向今人诉说。而岩层下的地热资源,让赤峰坐拥三大著名温泉——克什克腾热水塘温泉、宁城温泉和敖汉温泉。蒸腾如雾,淡淡似烟,温泉是缓解疲劳的养生“神汤”。
你可能还没来过赤峰,但你一定见过赤峰。因为《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如懿传》都曾在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取景。
▲婀娜多姿又气势雄浑的乌兰布统草原在任何时节都是摄影师的天堂。
乌兰布统草原既能让你感受南方的秀雅,来一场浪漫的“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走天涯”,又能遐想当年康熙帝“看铁蹄铮铮”御驾亲征准噶尔的金戈铁马。
▲赤峰沙地、草原、湖泊共存的景观。
▲克什克腾旗大青山冰臼,第四纪冰川遗迹。
从草原到沙漠,从平原到高山,从丘陵到湖泊,从冰碛到温泉,大自然的惊奇,在赤峰照单全收。
飞腾的“中华第一龙”。
在赤峰,照单全收的还有由“祖母河”——西拉木伦河孕育出的诸多文明。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C型玉龙。
▲翁牛特旗玉龙沙湖景区中仿古的石雕,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曾在此出土。
“华夏第一村”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如果说遗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密码,那么居住在这里的祖先实在太喜欢玩解谜游戏了。
在克什克腾旗,远古岩画以粗犷线条勾勒出的岩画,仿佛人类童年时代的一幅简笔画:先祖们看群鹿飞驰、扬身跃马,这里很早就是游牧者们的天堂。
▲克什克腾旗芝瑞镇百岔川岩画,共于幅。
▲克什克腾旗芝瑞镇百岔川岩画,鹿影图。
燕北长城既是当年的要塞防线,也是文明冲突的见证者。随后匈奴、鲜卑、室韦等民族都在这片土地上征伐、掠夺、消失。塞外草原同样遵循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法则,经历百年战乱后,一个强大的民族在草原上建立了统一东北的帝国,在赤峰地区建都,这个民族就是契丹。
▲克什克腾旗金界壕(金长城)遗址。
继唐之后,辽朝的威名远播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十几个国家,至今以俄罗斯语为代表的诸多国外语言中仍称中国为“契丹”。
▲巴林左旗辽太祖陵石房子。
▲辽上京遗址石佛。
▲契丹族先祖居地木叶山遗址。
清末民初随着人口的增多,赤峰已发展成为蒙东商业重镇和交通要冲,“百货略备,商务颇盛,为古北口外第一繁富之区”。
▲年6月30日,赤峰高铁站正式开通运营。
“塞北第一街”红山区新华步行街是内蒙古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去清真北大寺走一走,广场撸串,夏日夜晚逛街买买买是许多老赤峰人的乐趣。今年7月,穿越林海草原和高楼大厦的高铁动车组呼啸而来,将赤峰带入了高铁时代。城市要装下的不仅是人口,时尚并不排斥文化,现代也并不拒绝历史。赤峰就是这样一个颇具历史感的现代化草原城市。
▲赤峰体育中心也是个”鸟巢”。
清朝康雍时期到近代,清廷逐渐放松塞外封禁。从雍正时期“借地养民”到近代以来朝廷放垦蒙地,大量内地人移民关外,这是今天赤峰人口结构的基础。今日,赤峰仍是内蒙古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年清北录取人数更是占内蒙的半壁江山。
▲博克(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活动。
▲克旗巴彦查干热情的蒙古族人民。
赤峰人兼着内蒙古的热情,东北的豪爽,山东的敢闯,当地却盛传“好女不嫁赤峰男”,赤峰的汉子们可饱受断章取义的坑害之苦。相传此句全称应为“好女不寻赤峰男,纵得富贵也枉然。若得赤峰好女伴,天子呼来不上殿”。远的不说,江湖盛传的“赤峰三杰”在中国互联网上也算响当当的人物。有写出《长安十二时辰》的文字鬼才“马亲王”马伯庸;明星王珞丹;凭借《东北往事》走红网络的孔二狗;遍读清北后选择游戏主播事业的省高考状元女流…
▲翁牛特旗梵宗寺及寺内壁画,此为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
正如赤峰人马伯庸所说,“在赤峰可以见到汉人的牌楼、蒙古王爷的府邸、清真寺庙、满人家院的顶杆”,这里是诸路文化混杂之地。就像赤峰对夹,这个名字颇有味道。不但表现了食物的形制,仿佛连赤峰的文化特质都说出来了。
▲赤峰对夹。
“对夹皮儿”被马伯庸称为可比肩肉夹馍与汉堡,王珞丹也在节目中为其代言:“对夹比肉夹馍好吃一万倍”,足见江湖地位。
来了赤峰,早上吃过对夹,中午晚上必点锅包肉。与哈尔滨、辽宁派不同,金黄酥脆,蒜香撩人的内蒙派锅包肉以酱油和大蒜调味而不是糖醋和番茄酱。锅包肉本就是鲁菜的咸香底子,在东北转了一圈成了酸甜,却在赤峰返璞归真。
▲赤峰对夹。
▲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
▲达里诺尔湖冬捕场景。
同东北的查干湖一样,达里诺尔湖(简称达里湖)也有传统的冬季拖网捕捞习俗。达里诺尔湖,意为“大海一样的湖”,湖水具有高度的盐性和碱性,却出产美味的华子鱼。达里湖华子鱼鳞细肉丰,肉质紧实,传说连康熙皇帝吃了都赞不绝口。清蒸的鱼鲜,酸辣、油炸的重口,传统的农家柴锅炖烧总有一款口味适合你。
▲阿鲁科尔沁旗德愣沁婚礼。
▲草原祭敖包习俗。
▲“内蒙古缩影”--克什克腾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