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枸杞种植户张网虐杀麻雀引爱鸟人士不

承包户张网虐杀麻雀引爱鸟人士不满

保护鸟类还是保收枸杞?

雄关周末记者郭振兴

为推进人与鸟类的和谐共处,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但日前有爱鸟人士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称,在新城镇横沟村二组旁边的十万亩葡萄基地,有枸杞种植农户为保护枸杞不被麻雀啄食,在约亩枸杞地的周边张开约4米高的纱网,虐杀麻雀,致使数以百计的麻雀在纱网上被活活虐死。爱鸟人士疾呼:“救救这些麻雀!”

捕杀麻雀场面血腥

6月19日下午,在爱鸟人士贾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新城镇横沟村二组宏丰公司所属的十万亩葡萄园基地采访。在一处约亩葡萄园土地上,记者看到,该处葡萄苗已被铲除,全部改种成红色枸杞,该片枸杞已处于盛产期,枝头上挂满了指头大小、红彤彤的枸杞,非常鲜艳。而在该片枸杞地边上,枸杞的种植者挂起了高约4米的纱网,在纱网上挂满了死去的麻雀。

贾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纱网是专门用来虐杀麻雀的,只要麻雀迎头撞在纱网上,即刻会被纱网套住,然后在纱网上挣扎至最后一口气。前一段时间,他和朋友周末闲来无事到这里闲逛,便在这片枸杞地周围发现虐杀麻雀的纱网,他当时就和朋友对一些刚刚挂住还尚存气息的麻雀进行了解救,不料引起种植户的不满,指责他们弄坏了纱网。

贾先生说,麻雀对农业生产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害,但种植户这样虐杀麻雀实在是太残忍了,小鸟也是一条生命,试想一下,把它挂在纱网上,任由其挣扎并用尽最后一口力气而死去,这是令人从心理上无法接受的事,因为这不是捕杀,而是虐待致死。贾先生说,这些网上每天不断会有麻雀被套住,也就意味着不断有麻雀会死去。

随后记者跟随贾先生沿这片枸杞地走了一圈,记者看到,纱网上被虐杀的麻雀密密麻麻,平均每10米长的纱网就会挂有五六只死去的麻雀。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挂在纱网上的麻雀约有只左右。在这些麻雀中,有些由于死去时间较长,已经风干,而有些麻雀可能刚刚死去,还保留着挣扎的模样。

与此同时,记者一行还不断在纱网上发现被套住而扑腾的麻雀。每次碰到还尚留有一口气的麻雀,贾先生都会停下来,把麻雀从网上救下来,然后一根一根解开套在麻雀身上的纱网线,再将其一一放飞。记者一行大半圈走下来,贾先生就解救了10余只麻雀。记者注意到有些被套住时间长的麻雀已奄奄一息,放生后要歇很久才能起飞,有些套住时间短的麻雀,纱网线解开后一伸手,会立刻飞走。

对此,贾先生说,如果这块枸杞地周围的纱网不被清理,时时刻刻都会有麻雀撞上去被套住,有些麻雀可能是为啄食枸杞而来,而有些麻雀或许只是路过这里,不慎被纱网套住丧命,实属是冤枉。贾先生认为,枸杞种植户保护自己的枸杞本无可厚非,但完全没必要采取赶尽杀绝的办法,对这些麻雀进行虐杀。贾先生呼吁有关部门,救救这些麻雀。

鸟害与农业生产该如何平衡

就横沟二组葡萄基地枸杞种植户张网虐杀麻雀一事,记者采访了横沟村党支部书记殷明勇。殷书记表示,十万亩葡萄基地隶属酒钢宏丰公司,基地内的一切事宜村上无权干涉,但从农业生产保收方面来讲,鸟害与农业生产水火不相容。

殷书记表示,近几年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户种植的经济作物(洋葱、甜叶菊等)占比越来越大,供鸟类食用的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等)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由于这几年自然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鸟类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庞大,鸟类的食物来源也就紧张起来。以前,这些鸟类在每户农户田地上啄食点食物,对农业产量影响并不大。而现在只要鸟类发现一处可食用的粮食作物,就会倾巢出动,对农作物的破毁性则是毁灭性的,严重的话,都可造成农田绝收。尤其是枸杞,一旦被鸟啄食,糖分、水分等都会流失,收购价格会大幅下跌,甚至遭客商的拒收,对农户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殷书记表示,尽管从保护生态的角度来讲,人类确实应该与鸟类和谐相处,但对农户来说,农田保收是第一位的,如果农田被鸟害导致绝收,农户一年的辛苦就会白白付出,甚至来年的吃饭都是问题。因此如何平衡鸟类保护与农田保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真的很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殷书记说,驱鸟的办法通常就那么几种:鞭炮驱鸟、模仿鸟类天敌的声音驱鸟、安装风吹会动的物体驱鸟、训练鸟类的天敌驱鸟、用纱网围堵农田,还有就是捕杀鸟类,但现在的鸟类特别聪明,声音类驱鸟及风吹会动的物体驱鸟办法使用几次后,鸟类就不害怕了,你拿鸟类根本没办法。而训练鸟类天敌驱鸟,我们本地又没有这种机构,从外地引进成本太高,基本没有可行性。此外,纱网围堵农田成本太高,实际操作起来也有难度,剩下的最容易被农户采用的驱鸟办法也就是捕杀了。

不过殷书记也表示,根据记者的描述,宏丰公司此处的枸杞种植户这样虐杀麻雀,确实有点残忍了。殷书记建议这些种植户对严重的鸟害向市上农林部门的专家反映一下,在专家的指导下,尽量找到一个既能保护鸟类,又能保护农田不被鸟害的办法,努力做到人类与鸟类和谐相处。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返回市区不久,记者接到该处枸杞种植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表示,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样捕杀麻雀,确实不利于推进人与鸟类的和谐共处,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同时还会给爱鸟人士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他们会马上把这些捕杀麻雀的纱网拆除。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鸟害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枸杞一旦得不到防护,这几年的辛苦就会白费。该负责人表示,拆了这些捕鸟的纱网后,他们再想别的能被爱鸟人士接受、也不伤害麻雀的办法驱鸟,总之他们与鸟害的战争一直会继续下去,没有尽头。

相关资料

麻雀(学名:Passermontanus,英文名:EurasianTreeSparrow)是雀属的鸟类,又叫树麻雀(英文名:TreeSparrow),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亦叫北国鸟(个别地方方言又称呼为:家雀、户巴拉)。雌雄同色,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中国产5种麻雀,其中树麻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其他种类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树麻雀少见,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

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麻雀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加上和我们太熟悉了,反而使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并不多。实事求是地讲,在以谷物为主要作物的粮食生产区域,麻雀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害鸟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麻雀对有害昆虫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在麻雀多的地区,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其它地区,这方面它们对农业生产又有积极的贡献。当它们需要获得食物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大自然的生灵适当地慷慨一些。可惜的是由于过去我们在生态认识上的不全面,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的遗憾。

年,中国将它列为四害之一,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消灭麻雀,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60年代初停止捕杀后,数量恢复很快。但是20世纪最后近20年来,在中国由于大规模地使用农药,这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如中国的四川省,由于农耕区普遍滥用有机磷等农药,使得麻雀几乎绝种。这一现象在中国农耕区,尤其是水稻产区具有一定普遍性。20世纪末,在中国大面积的水稻产区,麻雀已成为罕见之鸟。

平反过程

为了麻雀,鸟类学家郑作新和同事们走遍河北昌黎果产区和北京近郊农村,采集只麻雀标本,逐个解剖嗉囊和胃部,最后的结论是:“冬天,麻雀以草籽为食;春天养育幼雀期间,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七八月间,幼雀长成,啄食庄稼;秋收以后主要吃农田剩谷和草籽。总之,对麻雀的益害问题要辩证地看待,要因季节、环境区别对待。”《人民日报》发表了郑作新的考察成果。但当时为麻雀翻案的声音非常微弱,没有引起注意。

年11月27日,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就麻雀问题写了一份报告,说:“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由于地点、时间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也不同;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提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两天后,毛泽东批示:“张劲夫的报告印发各同志”。

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

从此,麻雀获得平反。

保护现状

麻雀

麻雀繁殖能力很强,种群数量巨大,因而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必须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白癜风诚信为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qizia.com/gzzw/3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