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阅读本文预计需要流量:KB
请安心学习~
恰逢枸杞子产新,来此一文。
没时间细看的同志们,直接告诉答案。
正常情况下,你看到的白霜是食用碱(Na2CO3)的残留,见图一。
不正常情况下,我也不知道了。
详解如下:
一、枸杞子在6~11月陆续成熟,开始采摘。
当果实由青绿→红色或桔红色,果蒂、果肉稍松软时即可采摘。过早,果不饱满,干后色泽不鲜;过迟,糖份太足且易脱落,晒或烘干后成为油籽,而失去商品价值,枸杞在植株上是陆续成熟的,所以同一株树上可同时见到青色和红色的果实,见图二。
二、新鲜枸杞表面有蜡质层,不易干燥
枸杞属于浆果类,鲜果的含水量可达到80%,为了适应环境,在果实表面成了很厚的蜡质层,防止果实内水分流失,查阅论文,枸杞的表皮的蜡质层的主要成分为长链脂肪烃类化学物(《枸杞表皮蜡质及制干技术研究》[M])。
也正因此,采摘后的枸杞鲜果,很难晒干,虽然自然晒干比较经济,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如遇到阴雨天,很容易霉烂结块,影响枸杞子的商品价值。
三、采用食用碱(Na2CO3)破坏枸杞表面蜡质层,利于枸杞干燥
在中宁县进行枸杞子产地调研的时候,发现当地农户有将枸杞子用食用碱溶液浸泡后再进行晾晒的加工方法,食用碱浸泡可以除去蜡质层,可以缩短枸杞子的晾晒时间,见图三~图七。
枸杞子采用食用碱处理的加工过程如下:
采收→脱蜡(食用碱处理)→晾晒→分级筛选→晾晒→除杂→装箱。
四、食用碱处理的枸杞对人体无害
由于采用的是食用碱(Na2CO3),它又名纯碱或苏打,其碱性弱得多,它只是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对人体无害,可以放心食用这一类枸杞。
↑↑↑图一:可以看到“白霜”的枸杞子
↑↑↑图二:枸杞树
↑↑↑图三:使用的食用碱
↑↑↑图四:使用的食用碱
↑↑↑图五:配制的食用碱溶液
↑↑↑图六:浸泡过食用碱溶液的枸杞子,上有残留的食用碱
↑↑↑图七:晾晒碱液处理过的枸杞子
作者:妙笔生妖
编辑:李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