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解忧如浣衣吕正惠CD流浪记读

有一年在台北开会,茶歇时遇到了复旦大学的老友倪伟。闲谈中我向倪伟打听,在台北哪儿可以买到CD唱片。倪伟说:“你想买CD,最好找老吕。台北的唱片店,没有他不知道的。”他一边这么说,一边伸长了脖子四下张望,仿佛随时都可以把那个他称作“老吕”的人,从喧闹的人群中提溜出来。我又问他老吕是谁,倪伟的神色稍稍有点讶异:“吕正惠啊!”听他的口气,好像在台湾不认识吕正惠,是一个很大的罪过似的。倪伟一连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不清老吕的去向。最后,老吕的一位弟子告诉了我们准确的消息:她看见老师被几个学者簇拥着出了门,大概是去泡咖啡馆了。中午吃盒饭的时候,我看见倪伟领着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朝我走过来,便赶紧起身与他寒暄。这人相貌奇古,嘴巴阔大,脚蹬凉鞋,衣着松松垮垮,一身山民装扮,与我平时所常见的那些衣履鲜洁、望之俨然的台湾学者很不一样。没聊几句,老吕就问我想找哪一类的CD唱片。我告诉他,有一套飞利浦公司出的莫扎特弦乐四重奏、五重奏合集,是意大利四重奏组所录制的版本,在大陆不易找到,想看看台湾有没有。老吕一听,满不在乎地对我说:“这套唱片倒不难找。我记得附近的一家唱片店就有。我们这就过去,怎么样?”吕正惠,先后任台湾“清华大学”与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专治唐诗与台湾现代文学,著作有《战后台湾文学经验》、《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与《小说与社会》等就这样,我跟老吕见面还不到五分钟,就糊里糊涂地跟着他出了会议大厅。我们从门口的立交桥下穿过,又走了几条街,来到了一家门脸不是很大的唱片店。老吕报上CD曲目和版本,老板只简单地说了句“断货”,就不再理会我们了。因下午还有会,去其他唱片店,时间来不及,我们在店里随处转了转,最后悻悻而归。一年后的某个夏日,我记得是在一次学术会议的开幕前夕,清华大学的王中忱教授笑嘻嘻地走到了我跟前,将一套崭新的莫扎特四重奏、五重奏合集交到了我的手上。他说,这套唱片,是老吕托社科院文学所的一位学者从台湾带回来的。他还说,为了替我寻找这套唱片,老吕转遍了台北的唱片店,最后是在台中买到的。莫扎特弦乐四重奏合集这大概就是我与吕正惠先生相识的缘起吧。后来,老吕携夫人来清华讲学,我与王中忱、解志熙教授陪他在甲所喝酒。为了答谢他四处奔波为我买CD的辛劳,我回赠了他一套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弦乐四重奏唱片。那时,我虽不知道老吕在音乐欣赏方面的喜好和趣味,但也隐约听说,他对西方二十世纪的作曲家很有研究。我想,送他巴托克,总是不会错的。不料,老吕告诉我,相同版本的唱片,他已经有了一套。仿佛是为了让我宽心似的,他很快又接着说,我送他的这套唱片,他一定会作为礼物珍藏。而家中已有的那套,他回到台湾后就拿去送人。再后来,老吕时常来北京开会、讲课,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他一起饮酒畅叙。渐渐地,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今年八月底,我在捷克南部的一个小镇旅行时,同时收到了吕正惠先生和他的责任编辑发来的电子邮件,得知老吕的《CD流浪记》一书,即将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重版。这本书在大陆已印过两次,多年来,一直为古典音乐爱好者所重视。对于这本书的存在,我虽时有耳闻,但一直没有机会拜读。这次听说它在北大出版社增补再版,就有了即刻阅读的冲动。好在九月初,我从欧洲回到北京之后,这本书已经放在了我办公室的书桌上。《CD流浪记》,吕正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9月版说实话,在我和老吕不算很多的交往中,我总是为他身上某种特殊的禀赋和气质,感到既迷惑又好奇。换句话说,我对于台湾还能有这一流的人物存在,暗暗感到有些吃惊。得益于作者直言无隐的写法,我在一字一句读完全书之后,老吕云遮雾绕的身世和行迹,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轮廓。这本书,也多少印证了我对他为人的种种猜测——简单来说,我觉得老吕是属于那种在文化和历史进程和时间洪流中,进化得不够好的那一类存在物。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老吕这个人完全拒绝进化,而只是想说,他在进化之后留下了太多顽固而坚实的剩余物。关于这一点,我准备放在后面去谈,现在回过头来先说说这本书。既然这是一本谈论西方古典音乐的著作,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不能不引起我特别的兴趣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qizia.com/gzxs/11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