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泥子朗读音频
音乐:AntonioMenesesMariaJoaoPires-PastoraleinFMajor,BWV歌曲:《天桥上的魔术师》S01E-SOUNDTRACK
跟孩子沟通,是很多家长头疼的“技术活”。
明明深爱彼此,却要么没话说,要么一开口就冲突,愁坏了不少“老母亲”。
幻想中“亲慈子孝”的美好画面怎么才能变成现实?
别急,看下去,你会很有收获。
“婴儿语”可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一开始说到这个话题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还是个小豆丁,没上幼儿园。
但我已经能看一些电视剧,有段时间我天天嘴里念叨一个名字“吴来福”。
小孩特有的不清晰的发音,加上方言的加成,让家里一众长辈摸不着头脑。
最后,我妈妈下班之后看着一圈大人疑惑地围着我。
她抱起我,小声询问:“宝儿,你说的这个‘吴来福’,他是哪里的人呀?”
我说:“就是《西游记》里最厉害的人。”
然后我妈淡定地对着一边傻眼的大人说:“妞妞说的应该是如来佛。”
一家人恍然大悟。
为什么我妈能快速地跟当时话都说不清的我达成理解呢?
主要还是因为小时候我一直都是妈妈带的,在我还包在襁褓里,完全听不懂话的时候,我妈妈就很喜欢对着我说话,我也会对她“咿咿呀呀”地回应。
也甭管互相能不能真的对话,反正就“硬说”。这就给我和妈妈的声音之间建立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连接。
加上我小时候一直都是她带的比较多,所以我平时玩的什么、看的什么她都知道,这也能令她更快速地从不清晰的“婴儿语”发音中准确地捕捉到关键词。
又因为她熟悉我的“语言”,所以她可以找很多话题跟我聊天,比如,我最近看了一本童话故事,她就可以问我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呀等等。
很多时候,上小学前的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跟大人聊天,就是因为大人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找的话题对于他们来说太“无聊”了。
我知道这时候会有家长问了,那我们都忙,不仅要上班,还要出差,甚至有的家长工作在外地,不能总陪着孩子,这难道就没法子“听懂”孩子的语言了吗?
左右滑动查看神仙妈妈的做法↓↓↓
亲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有心,总能挤出来的。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