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品种、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创新的引擎
宁杞1、5、7号以及09优系是各产区的当家或更新品种,但近年来种植面积萎缩较快,全区枸杞种植面积根据枸杞收购商的统计,挂果面积已萎缩至30万亩左右(惠农、平罗合计约1万、银川约1万、中宁约15万、同心约8万、中卫兴仁约2万,海原约2万,固原约2万亩。
近年来大企业发展的面积大约有6万余亩大多为追求有机生产,没有形成产能,有产能面积约在24万亩左右),年亩均产量约在kg左右,但由于降水偏多,坏果率约在15%以上,亩均收益在元左右。据枸杞交易商行业的保守估算,宁夏地区枸杞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3/10以上。老大的位置主要依靠原始创新与技术和资本输出。
宁夏的优势是祖宗留下来的,劣势是土地没有实现有效的集中,没有目前生产力水平下最佳收益的50-亩左右的种植单位,政府在鼓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味求大,单体种植面积动辄-,甚至0亩,大量的社会资源与资金投入到了不见得最佳收益的种植单位规模企业,产业要发展,体制、机制等生产关系要素是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等生产力要素只是助推,如果在今后不调整政策的扶持方向,会给产业带来较大的波动。
青海,依赖老天吃饭不可小嘘的后起之秀
青海林业厅年上图面积(对有成活率的地块逐片统计)43.2万亩,盆地南缘面积约30万亩,达产后亩均产量约在kg,北缘面积约10万亩,达产亩产约为kg,年全省产量约为4-5万吨,诺木洪是其核心区。
较为知名的种植企业有:诺木洪农场(主要是土地出租,并不直接控制生产过程)、大漠红、康普、亿林、源鑫堂等,公知的流通企业有康普(持有商标呀啦嗦)、三江源(传统经营虫草)、大漠红等。
年以前的面积主要以宁杞1号为主,14年新增面积约有50%以宁杞7号为主。
6年以来青海长期鼓励发展枸杞,亩补助金额约元,年底的调研结束后,青海省行业内人士认为:青海的红枸杞发展过快,目前的种植面积完全达产时产能约在8-10万吨,届时会产生巨大的销售压力,而黑果枸杞需求与产能之间有较大差距,今后两年内将继续鼓励黑果枸杞的发展,计划3年内将黑枸杞面积发展到3万亩左右。
青海流流通企业主要致力于有机枸杞、出口枸杞这样的大宗贸易,年以来致力于零售贸易的企业也逐渐活跃。
单户种植面积大体上在30亩-亩之间,经营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少有散户经营;企业种植面积大多在0亩以内,0亩以上的大多有分包、出让土地租赁过程;土地交易极为活跃,核心区诺木洪地区成龄树亩转让金2万元左右。
柴达木盆地特殊的气候优势造就了青海枸杞病虫害防治压力小,坏果率低,亩经济效益高出宁夏平均水平-元的优势;青海是我国虫草等中药材的集散地,在中药的研发方面和销售渠道方面有坚实的基础,在全国范围内的很多地区都有青海特产的专卖店,随着枸杞产能的逐渐扩大,传统的销售渠道与研发力量一定会发力,综合产能与研发能力及市场推广能力5年内会成为宁夏枸杞综合层面上的竞争对手。
新疆
官方全疆枸杞种植面积约26.8万亩,年产量约2.72万吨;博州精河县种植枸杞13.7万亩,占全疆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干果总产2.5万吨。行业内基本认为,核心区精河及周边的奎屯、乌苏种植面积不会超过8万亩,南疆也有少量种植,但有产量的面积不会超过0.3万亩,新疆总的产能应该在1.5万吨左右,新疆精河市场流通的有相当数量的瓜州枸杞。
比较知名的企业有精河的“精杞神”,“顺元堂”等,“精杞神”专注于加工制品,顺元堂专注于东南亚市场干果流通,著名的保健品生产企业“无极限”以新疆枸杞作为自己多糖制品的主要原料,该企业认为新疆枸杞制备多糖性价比最高。
新疆适宜种植枸杞的区划自然光热资源充足,自然降水较少坏果率较低,个儿圆、味儿甜、不染色是新疆枸杞的商品宣传语,商品流通领域重口感不重色泽,和宁夏地区枸杞商品品相上有显著差异,流通渠道完全不同。由于产量与宁夏基本相当、售价低于宁夏,新疆地区亩种植收益与宁夏地区基本相当或率低于宁夏,据枸杞交易商行业的保守估算,新疆地区枸杞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1.2/10左右。能否对行业产生更大影响有待观察。
需要注意的的是:
1.新疆枸杞不依托于宁夏枸杞销售渠道,长期以来就以新疆枸杞进行标示,可与宁夏争夺消费群体;
2.新疆地区发展枸杞能很好的和传统的采棉工劳务输入相结合,较宁夏有更好的全国性劳务输出渠道;
3.近年来棉花、红枣种植收益快速下滑,大量棉区经营者有种植枸杞的意向,5年内新疆枸杞种植面积很可能快速扩张。
甘肃,中宁技术与资本输出打造的小新疆、小中宁
官方的面积近30万亩,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片,河西走廊瓜州为核心的高热量产区约30万亩,和靖远景泰其中民勤低热量产区约10万亩。高热量区民勤约10万亩,瓜州约10万亩,玉门酒泉约10万亩,官方的统计数据仅仅瓜州14年产量就达到了2万吨;行业内认为,民勤虽有面积但无产能,瓜州、玉门能形成产量的面积不会超过12万亩,其他面积虽有种植,但大多撂荒,但以年的价格,很多撂荒地会重新进行精细管理。该产区产量会快速上升。
种植品种主要以宁杞1号为主,近两年宁杞5、7号有较快的推广种植,受种源约束,宁杞5号发展较慢,宁杞7号发展较快,宁杞7号在高热量区果型接近于新疆枸杞,在低热量区接近宁夏瓜州产区是甘肃的新兴产区,种植历史约在7年左右,面积虽大,但树龄较小,处于产量快速增长期,光热与自然降水条件接近于新疆,商品习性也趋近与新疆;靖远产区是甘肃的老产区,种植枸杞已有15年以上历史,自然条件接近于宁夏,产品也接近与宁夏。瓜州种植区种植收益与新疆相当,靖远种植区收益高于宁夏。据枸杞交易商行业的保守估算,甘肃地区枸杞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1.8/10以上。
奇正药业总部在甘肃,除奇正外,没有大型的流通企业,甘肃虽有面积和产能但无自有的流通主渠道。
内蒙,没落的豪门
产区面积由5年前后的12万亩,近年来快速萎缩,现有面积约1万亩,面积较大的地区在乌拉特前旗的先锋乡约有余亩,临河陕坝一带约有余亩,亩收益低于宁夏10%以上,由于面积较小,产能可忽略不计。产品大多通过中宁市场进行流通。
河北,不搭界的兄弟
产区主要集中在巨鹿一带,7年前后种植面积已萎缩至约亩,栽培品种大多选用当地品种“架杞”,植物分类上属“北方枸杞”与宁夏枸杞不同物种,没有比较意义与参考价值。主要在安国市场流通,和中宁市场没有交集。
青海的部分电话咨询了青海的枸杞首席专家王占林所长,新疆部分由新疆的首席专家王建友所长提供,但我不是很喜欢官方的数据,按在新疆种地的同行的电话咨询结果稍作修改,王所的资料原文附在后面,大家可以参考;甘肃的部分咨询了对甘肃比较熟悉宁夏枸杞研究所王孝助理研究员,内蒙的情况咨询了长期从事枸杞流通的沙海流通大户陈红。
新疆枸杞产业概况
新疆具有发展枸杞产业的独特资源优势,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自治区大力推动林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枸杞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具备大力发展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条件。
目前全疆枸杞种植面积约26.8万亩,年产量约2.72万吨;博州精河县种植枸杞13.7万亩,占全疆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干果总产2.5万吨,产量占全疆的68%,产值超过5亿元,并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占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比重18%。枸杞已成为精河乃至博州林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截至目前,精河县优选枸杞新品系1个;收集枸杞品种15个,其中引进新品种6个;建立采穗圃亩,良种繁殖圃亩;已基本形成了以托里乡为核心,覆盖6个乡镇的产业种植基地;获得无公害枸杞认证面积7.6万亩,有机枸杞基地认证的企业有两家,面积达亩;投资余万元在托里乡新建设枸杞加工园区,引进精杞神、华美公司和杞福公司等12家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转化枸杞鲜果3.2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以上;引进枸杞制干设备76套,光电色选设备20多台,烘干制干1万余吨干果;建立了枸杞加工园区亩,引进规模化加工企业4家,涉及干果、枸杞蜜、蜂王浆、枸杞保健系列酒、枸杞红色素、枸杞胶囊等20余种产品,开发出的枸杞叶茶、雪莲枸杞鹿茸酒、精河四宝等枸杞系列产品成功打入内地10余个省市区。搭建“精河枸杞”系列产品对外展示交易的平台,百吨以上的民营运销企业68家,枸杞采摘期有经销户户,市场营销人员余人;成立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户社员人,带动农户数户。年精河枸杞交易市场一年走干果2.6万吨,占全疆总产量的96%,精河县逐步成为新疆枸杞的育苗中心、种植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检测中心和枸杞工程技术研发培训中心。
(作者:国家枸杞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秦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