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亿谦新音乐产业观察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亿谦
黑胶之后,CD也复兴了。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显示,年,全球CD销售收入增长了8.9%,二十一年来首次出现增长。
而且,增长是全球性的,IFPI监测的62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里,有32个市场的CD收入出现了增长。此外,全球最大的实体唱片收藏平台Discogs去年的CD销量预计增长8.8%。
正当大家为此欢呼雀跃的时候,也有业内人士泼冷水,说这可能只是一场“幻觉”:相比20世纪末的销售巅峰,如今的CD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CD的消费者销售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牌艺人的粉丝,其中又以K-Pop艺人居多。
CD复兴或许是一场“幻觉”,但无论如何,我们也是时候重新“拥有音乐”了。
A
触底反弹
实体唱片市场复苏已经不是“新闻”,过去一年,“音乐三巨头”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和华纳音乐的实体唱片销量持续增长,而我们也曾经做过分析。
只是,对于实体唱片市场,业内更重视黑胶,CD的前景始终不被看好。去年,多家汽车厂商宣布不再提供CD播放器,有媒体认为这等于是宣判了CD的死刑。
被嫌弃的CD,却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今年年初,美国唱片协会RIAA发布数据称,年美国市场的CD出货量从年的万增长到年的万,收入从4.亿美元增长到5.亿美元。与此同时,NME报道,英国音乐市场的CD销量年增长了1.7%,十年来首次出现增长。
IFPI的报告更让热爱CD的乐迷欢欣鼓舞,看起来,CD市场是真的复苏了,不再是个别国家的昙花一现,而是世界各地全面开花。
对于成长于前流媒体时代的乐迷来说,CD是最重要的音乐载体。尤其是对于错过了“黑胶时代”的国人来说,磁带和CD承包了一代人的音乐情怀。
CD,全称是Compactdisc,紧压式光盘,诞生于年,由索尼和飞利浦联合研发。CD出现之后,因为体积小和音质好,很快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索尼趁势推出CD随身听,又一次成为市场的助推器。(上一次是磁带随身听)
黑胶唱片成为CD崛起的最大受害者,数据显示,在CD的冲击下,到年,黑胶唱片的销量已经微乎其微。与此同时,CD的销量突围猛进,并推动全球实体唱片销量在20世纪末达到历史巅峰。
CD的出现也改变了音乐产业的格局。年,乘着CD的东风,索尼收购了原属于电台体系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并在年更名为索尼音乐,此后,牢牢占据着“唱片三巨头”(环球、索尼和华纳)的地位。
21世纪伊始,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唱片市场出现了大滑坡,作为市场主体的CD,自年起销量连年下跌。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的数据显示,年,全球CD销售额是28亿美元,比年下跌了将近90%。
年,全球CD销售收入比上一年下跌了11.6%,丝毫没有一点止跌回升的迹象,未曾想,年,居然成为“CD复兴之年”。
B
感谢黑胶
CD市场为什么能复苏?说起还得感谢黑胶。
众所周知,自年起,黑胶市场持续复苏,到年,黑胶复兴已经不只是一个趋势,而是给行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年,三大音乐公司的财报都显示,在强劲的黑胶需求带动下,实体唱片销售涨势喜人,环球音乐不久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年,环球音乐实体唱片收入增长了18.6%,近年来首次超过了流媒体收入的增长率(16.9%)。
实体唱片收入增长的最大功臣是黑胶唱片,RIAA数据显示,年,美国黑胶唱片销售收入增长了61%,35年来首次超过10亿美元,占实体唱片收入的63%。而且,年以来,首次出现CD和黑胶双增长。
数据来源:IFPI
中国的黑胶市场也在快速增长中。IFPI数据显示,年,中国黑胶唱片销售收入增长率高达.3%,年,中国黑胶市场的增长率也达到.1%。
然而,年,由于产能不足,黑胶唱片出现了大面积的拖延现象,这给CD销售创造了机会。有观点认为,CD销售火爆,跟黑胶唱片的生产拖延不无关系。一位小唱片店的经营者称,他注意到,在黑胶唱片发行延迟的情况下,新专辑的CD销量格外强劲。
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黑胶复兴”让音乐消费者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