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小蓟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小蓟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小蓟分小蓟炭,炒小蓟,小蓟的功效是凉血止血,清热消肿,小蓟的作用是治咳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崩中漏下,小蓟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小蓟。
基本概述药名:小蓟
别名: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野红花、刺角菜、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
功效分类: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肝经;脾经。
功能:凉血止血;清热消肿。
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药材基源: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
炮制方法1、小蓟:拣净杂质,去根,水洗润透,切段,晒干。
2、炒小蓟:取小蓟段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黄并有香气逸出,取出放凉。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小蓟炭散热防复燃。
3、小蓟炭:取净小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但须存性,过铁丝筛,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功效作用1、《天津中草药》记载:小蓟治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尿疼浮肿:小蓟15g,生地9g,茅根60g。水煎服。
2、《本草拾遗》记载:小蓟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痢一作崩),金疮出血,呕吐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
3、《分类草药性》记载:小蓟治血淋胀痛,跌打损伤,红崩,白带。
4、《纲目拾遗》记载:小蓟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
5、《妇人良方》记载:小蓟治妇人阴痒不止:小蓟,不拘多少,水煮作汤,热洗,日三用之。
食用方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1小蓟锅巴茶
材料:小蓟炭30克,糯米锅巴50克。
做法:将以上2味共加水煎汤,取汁。代茶饮用,每天1剂。
功效:凉血止血,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来源:经验方。
2蓟根酒方
处方:大蓟根1斤(切),小蓟根1斤(切)。
制法:上以酒1斗,浸5宿。
用法:服之,随意多少。
功效:主治妇人暴崩中,去血不止。
来源:《千金翼》卷八
3小蓟补脾益肾汤
组成: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
加减:尿混减轻,湿热未清,去茜草,加泽泻、益母草;头晕、腰痠,加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药。
功效:补脾益肾,清热化湿。
主治:膏淋(乳糜尿)。
来源:《张伯臾医案》
用药禁忌1、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小蓟。
2、《品汇精要》记载:小蓟忌犯铁器。
3、《本草汇言》记载:小蓟不利于气虚。
4、《本草经疏》记载:小蓟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