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喝热饮的习惯,有些人夏天也不喜欢喝冰水。还有不少人喜欢现冲现泡“趁热喝”的茶或咖啡。然而,这其中的隐患可不小。《法制晚报》记者今晨从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获悉,该机构发布了最新报告,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世卫警告喝热饮别超过65℃否则可能导致食道癌这项最新的评估报告发表在6月15日出版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报告指出,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的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报告称,饮用非常热的饮料很有可能导致人们罹患食道癌。而这里的“非常热”是指超过65℃的任何饮料。
专家提醒,喝热饮的温度太高,会造成黏膜破坏,反覆黏膜破坏的话,会造成食道细胞癌化的可能性。刚倒进杯子里的热水,实际测量大约80多℃,放在正常室温下,过几分钟,温度会降到65℃,不过专家认为,只要不觉得“烫口”,罹癌风险就能降低。
在此次世卫组织的评估中,非常热的饮料被列入了2A级(很可能致癌),与之被列入同一类的有我们非常熟悉的高温油炸食品和高温油烟!去年备受争议的红肉也属于这一归类中。
千余案例罹患癌症风险随饮品温度上升而提高研究结果暗示,饮用非常热的饮料是很有可能造成食道癌的一个原因,致癌的原因在于其本身的温度,而不是饮料本身。
温度高的饮品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肿瘤。多项试验也显示,65℃-70℃的热饮会导致老鼠长出食道肿瘤。
大多数的食道癌案例发生在亚洲、南美和东非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普遍饮用非常热的饮料。而在欧洲和北美,人们饮用咖啡和茶的温度通常在60℃以下。
研究人员根据例食管癌的流行病学案例的评估,结果发现癌症的风险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提升。
食道癌是全球第八位最常见的癌症,也是致死率较高的主要病因。据统计,年约有40万食道癌死亡案例,占全部癌症死亡案例的5%。而食道癌案例中可能与饮用热饮相关的案例的比例尚不得而知。
另有研究显示,中国人的消化道肿瘤明显高于西方人,就是与中国人多喜热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热汤有关。
研究人员强调,吸烟和饮酒是导致食道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很多高收入国家。但是绝大多数的食道癌发生在低收入或者是中等收入国家。
戒掉烟酒与避免饮用热饮,在防癌上同样重要。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一类致癌物”多达种和“可能致癌物”种,另外还有种“未知”。
对照一下,有没有你爱吃的东西以及习惯“中招”!
?1级:致癌物
主要是指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如:含有黄曲霉素、亚硝胺、二恶英、尼古丁、苯并芘、铅的食物。
1、黄曲霉素:这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主要来自发霉的豆类与坚果,如:大米、花生、葵瓜子、核桃、玉米、大豆、绿豆、黄豆、莲子、薏米等。大家购买大米等豆类或坚果时,不宜一次性购买太多,以免霉变后,产生黄曲霉素。另,网传的“植物油致癌”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用发霉的原料压榨出来的植物油,含有大量黄曲霉素,所以尽量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植物油。
2、亚硝胺:主要来自腐烂的粮食、蔬菜、鱼肉、蛋奶。以下食物也含有少量的亚硝胺,请尽量不吃或少吃:腊肉、霉豆腐、酸菜、豆瓣酱、辣酱、豆豉、剁辣椒、毛鸡蛋等。
3、二恶英:来自焦油、沥青(所以不要去刚铺好的马路)、塑料燃烧(危害巨大)。市场上杀的鸭子,大多数是用沥青拔毛,买回来的鸭子也就成了致癌物。
4、尼古丁:主要来自烟草。此外,茄子、辣椒、土豆、枸杞等食物中亦含有微量的尼古丁,但含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要想远离尼古丁,戒烟即可;对于不吸烟的人群,则要避免受到二手烟的危害。
5、苯并芘:烧烤、煎炸食物,如油条、油饼、薯条等。
6、亚硝酸钠:来自工业盐、刚腌的腌菜、槟榔、火腿肠、培根、蜡肉,榨菜等。其中,即便槟榔不含亚硝酸钠,也会对口腔造成机械性伤害,诱发口腔癌。
7、酒精性饮料:饮酒应适量,男性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两,女性不要超过半两。
2级:可能致癌物
在动物实验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证据还比较有限,如:含有丙烯酰胺、铅、氯霉素、敌敌畏的食物。
1、丙烯酰胺:主要来自油炸的食品。
2、铅: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皮蛋、爆米花、爆黄豆、爆蚕豆、爆年糕片、罐装食品或饮料等。
3、氯霉素:这是一种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仍有不良商家在食品的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过程中进行添加。在海鲜类水产品中添加氯霉素,最为常见,如:基围虾、花甲、大闸蟹等。
4、敌敌畏:主要来自蔬菜上的残余农药。
3级:未知
含有苯胺、苏丹红、咖啡因、二甲苯、糖精、三聚氰胺的食物。
1、苯胺:这是一种化学染料,为了让产品的颜色更加鲜艳,不良商家在加工食品时会添加苯胺。
2、苏丹红:这也是一种化学染料,为了让产品的颜色更加鲜艳,不良商家在加工食品时会添加苯胺。
3、咖啡因:主要来自咖啡、可乐、奶茶、茶类。
4、糖精:这是一种合成的化合物,很多加工类食品中都有添加,比如:罐头、瓶装饮料、小食品等。
5、三聚氰胺:部分牛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如:三鹿奶粉等。
特别说明:三级致癌物中的物质,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
看完赶快转给家人和朋友吧,过烫的食物或饮料一定要先放一会儿,千万别再劝别人“趁热吃”或“趁热喝”了!
来源:健康时报我想为你唱首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