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9月30号中午,少年放学回来,下了一盘饺子。和少年说下午出去走走,少年同意了。
饭后,和少年循旧徒步,沿着山边的路,边走边聊,少年说得多,我听着,偶尔插一句。
少年说他学习上的不足,说考试中做错的题,和初中的差异,老师的对比,同学之间,学校,说“宿舍是个小社会”。
当然,这些都需要他自己去面对,无论是黑暗,还是光明,无论是落差,还是成长,都需要直面相对。
从七月中考,到八月中间的一些异常,九月开学,面对落差,少年没有沉沦,少年差不多已经走了出来。
至少,他有自己的目标,这比35年前的我好很多。
从下午3点钟到6点,一路下来走了3个小时,16公里,在运动中放松自我,忘记疲惫,随便聊,找回久违的感觉。
快到家,夕阳落下,高楼将光线挡在背后,前面深邃幽暗,光线漂在河流之上,太阳溶入河水,远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少年背起了《忆秦娥·娄山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目标不改,我心如铁。
(残阳如血)
晚上,想到一些事,心中感触:
一个人,貌,才,德,三者必居其一,居其二者可谓之俊,居其三者可谓之秀。
三者不居者,谓之恶,所处下位为小恶,所处大位为大恶。
不知已恶,谓之蠢。
恶而蠢,为怙hu恶不悛quan。
和少年说,现实无力改变,只有改变自己,用成绩去对抗现实。
晚上9点40,少年依照学校作息时间,停止作业,听了40分钟英语,然后休息。
黑暗中,少年说第一周非常想念,第二周下雨,天有些冷,遇到一些事情,那个时候我在武汉(我在电话里听了出来),少年说有些时候,有些话,无可诉说,只有夜里在日记里写下。
和少年说到仙桃江汉中学高中生的事情,告诉少年要尽量避开一些矛盾。
二
早上5点40,少年起来,一起下楼,坐车去看望父母亲。
在车上,少年把白居易的《琵琶行》背了出来,说在课余看了几遍,就背了下来,我提醒这首诗里面几个点,“一曲红绡不知数”和白居易里面《卖炭翁》里面“半匹红纱一丈绫”的相同,“红绡”在天宝之后,是硬通货。
另外提到琵琶是从西域过来的,“座中司马青衫湿”,“司马”为七品小官,青衫为指代文人或低级官员。(《天龙八部》第一回 “青衫磊落险峰行”)
在夏天的假期里,从7月下旬到8下旬,做了一个计划,让少年把高中需要背的古诗文过了一遍,不作讲解,不需要掌握其他,就是背下来,在熟读中体会到意境和语感。
到小镇下车换成,车没有来,就一直走。
前段时间秋雨连绵,田野里稻谷未黄,外地的收割机在路口等候开镰。
村口的一颗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青黄。
回家,母亲坐在门口,有些不舒服,问了一下,开了药,稍后,外甥女一家人过来,一起到山上给祖父母上坟。
外甥女是祖母带大的,她告诉祖母,她生了个漂亮的女儿,说祖母如果看到了一定会喜欢的。
山上杂草丛生,而生命,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继续。
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子,瘦弱的身子,艰难地拖着一堆青草,前头林中空地间有四五头水牛,这是个大活儿。
少年说他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说自己要幸福很多。
未及多待,随后返城。
一路上,迎娶的婚车络绎不绝。
去年此时,在看阅兵,盛况空间,到处在表演,《我和我的祖国》,我截屏了一张图,配了一首诗:
岁月从容千山远,老去方知万事空,
举国满目欢呼日,龙钟孑然谁可倚。
今年,如果不是结婚的热闹,还就是有些冷清,虽然出行也在堵车,但是,热闹总不及以前,从《我和我的祖国》的洋溢,到对《我的祖国》眷恋,是两种不同的声音,两种不同的画面,意味深长。
披着意识外衣的歌声,成了政治的晴雨表。
或者,那个时候热闹是虚幻的,冷清才是现实生活的一面。
时隔一年,恍若隔世。
三
下午的时候,收到一些过节的祝福,想一会儿,写了一句话:
“长风万里西楼月,碧海蓝天赤子心”。
和妻子说了一些少年的事,把鲁迅的话和妻子说了: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一些事情,少年所选择的意愿,无论后果,责任由我们来承担,让他在理想中生长。
晚饭后,有几个快递没有来得及拿,和少年去取。
路上,少年说选课的事,我说了我的意见,未来不可预测,职业的选择首要考虑的是生存,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工程类是比较好的,就是再向其他方面调整,也来得容易。
少年问我对他从事行政的看法,我说得直接,不太希望,他随我一路走来,性格和阅历已经定型。很多时候,我在自问,但我不能肯定,一些选择是必须排除的,否则良心不安。
少年谈到改变社会和大众,我也说了自己的看法,很难。
面对着一个两千多年礼教和儒家的固化,一些试图改变的,差不多是异类,任何的异动,都会被强大的固体所碾压,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让自己生活好,用好的收获去抵抗固体,用佛陀的微笑去抵抗生活的嘈杂与琐碎。
快递店关门,无果而返。
(彩云追月)
在街上,一对老人拿着手机拍月亮,月亮在云彩之上,好熟悉的画面。
我将手机放到一个支撑点上,拍了几张。
(睡了一觉之后才想起,这不就是“彩云追月”么)。
回来,和少年说到自由,说我在7月5号给他们班写的寄语中有“财务自由,生活自由”,首先是财务要自由,然后才能达到生活的自由。
少年将语文卷子中有关青年杜甫的一道题给我看了一下,他对标准答案有争议,我改了口,下午我说的是“风流倜傥”,对比上下文语境,“血气方刚”更合适一些。
阅读须要对照上文的意境,尽管有些阅读是没有意义的,但这是考试。
有人说,杜甫是悲伤的,但是谁又会想到,年轻的时候杜甫也曾是(),酒入豪肠,提笔如神,不逊李白。
A 血气方则 B 风流倜傥
如果联系到李白,我认为应该是“风流倜傥”,讲到杜甫年轻,对比老年杜甫,则是“血气方刚”。
这就是对语境的理解。
平板收到一封邮件,少年和我说了一下,我看了一下邮件,是加拿大长辈发来的来,赶紧回了一封拜上致意。
平时我们彼此嘲笑和刻薄,把对对方的情感藏而不露。
一月不见,少年在成长,多了一些关心,“人家50岁都喝枸杞泡水,你也要多注意”。
15岁的少年,50岁的枸杞泡水。
Z-10-02
zero谢谢打赏